[发明专利]葡萄糖传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1008.6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学松;方璐;梁波;杨光;胡一川;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传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糖传感系统,属于医疗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他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人的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如血糖过低、酮酸中毒、昏迷、高血压、心脏病变、肾衰竭、神经病变、视网膜损伤、下肢坏疽等。
连续血糖监测是将葡萄糖传感器植入患者的皮下,实时监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糖尿病人可以根据测得的血糖浓度,来调整饮食以及作息,从而使血糖值稳定在正常的范围。严格使用连续血糖监测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5年,视力延长8年,肾衰竭延缓6年,下肢坏疽延缓6年。
传感器植入体内后,体内的一些内源性电化学活性物质,如抗坏血酸、尿酸、醋氨酚等在电压作用下,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氧化电流与葡萄糖在电极表面氧化产生的电流混合,从而影响血糖浓度的准确性。为了减小葡萄糖监测过程中干扰物质对传感器信号造成的误差,研究人员通常在传感器外层涂覆一层抗干扰膜,通过基于膜的尺寸选择或者极性选择特性,来限制干扰物质的透过,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现有的商业化的连续血糖监测传感器一般植入体内可以连续测量3-5天,几天之后,传感器出现灵敏度下降、基线漂移等问题,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传感器出现功能失效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传感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不够,导致植入体内之后产生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体内的免疫细胞以及大分子蛋白吸附在传感器表面,形成纤维包囊,导致葡萄糖和氧气的透过性降低,从而造成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另一方面传感器植入体内后,血液和组织液中的金属离子、小分子物质会对酶的活性造成抑制,从而使传感器植入后灵敏度下降。除此之外,酶流失也是传感器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常用的延长传感器寿命的方式是提高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然而,生物相容性涂层虽然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生物相容性,减小植入后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但是仍然不能阻止传感器长期植入后的灵敏度以及稳定性的下降;并且,传感器植入体内之后一般只能维持3-5天的寿命,频繁更换传感器会使患者的经济负担急剧增加。除此之外,体内电化学活性物质在电压的作用下,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虽然Nafion、醋酸纤维素等抗干扰涂层可以减小干扰物对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影响,但长期植入体内还是会使抗干扰层的效果减弱,最终将达不到抗干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结构的葡萄糖传感系统,以减小体内电化学活性物质对其检测信号的影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葡萄糖传感系统,以提高传感器系统植入体内后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是:为了减小体内电化学活性物质对葡萄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影响,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差分式的电极结构,每组传感器电极共用一个参比电极和一个对电极(当为双电极结构时,则共用一个对电极);每组传感器电极的工作电极部分包括两个工作电极,其中第一工作电极上的酶固定层内含有对葡萄糖敏感的葡萄糖氧化酶,第二工作电极的酶固定层内不含有葡萄糖氧化酶,两个工作电极的其余涂层均相同。在电压的作用下,葡萄糖只能在固定有葡萄糖氧化酶的工作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体内的电化学活性干扰物在两个工作电极的表面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将两个工作电极的电流信号进行差分,就可以得到由于葡萄糖反应产生的电流变化,从而得到葡萄糖的浓度。本发明采用上述差分式的电极结构对干扰物产生的信号进行消除,一方面由于两个工作电极的差别仅在于其中一个工作电极的表面固定有葡萄糖氧化酶而另一个工作电极表面不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其他条件全部相同,因此在相同的工作电压下,电化学活性物质在两个工作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完全相同,由此产生的干扰电流信号也相同,通过差分可以完全消除;另一方面由于该差分式的电极结构无需抗干扰层,因此不存在抗干扰层性能的变化,植入体内之后抗干扰性不会随着植入时间的变化而减弱,可以提高传感器抗干扰特性的长期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1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设备的水质测量系统
- 下一篇:固体比热容计量标准装置和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