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83315.8 申请日: 2014-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4481466A 公开(公告)日: 2015-04-01
发明(设计)人: 宋嗣新 申请(专利权)人: 宋嗣新
主分类号: E21B43/00 分类号: E21B43/00;F04B47/14
代理公司: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代理人: 张建成
地址: 130000 吉林省长***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直驱式 节能 抽油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抽油机,特别涉及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正在使用的抽油机存在两大问题,问题一是平衡配重问题,特别是油梁式抽油机配重不能与载荷时时保持平衡,所以平均载荷仅是最大载荷的30%,但是选择电机只能按最大载荷来选,所以属于大马拉小车,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问题二是换向问题,抽油杆上升下降做的是往复运动,因此立式抽油机都是利用电机正反转来实现换向,大功率电机频繁启动,并且换向停止时还需要刹车,因此也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驱式节能抽油机。

本发明是由井架、升降机构固定架、升降机构、传动机构、第一升降索、第二升降索和配重组成,升降机构固定架设置在井架旁侧,传动机构是由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组成,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设置在井架顶部的两侧,第一升降索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索的一端与抽油杆联接,第一升降索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的齿条座上端联接,升降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固定架上,第二升降索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齿条座下端,第二升降索的下端与配重固定。

所述第一升降索的一端与配重联接,第一升降索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的齿条座上端联接,第二升降索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机构的齿条座下端,第二升降索的下端与抽油杆联接。

所述的升降机构设置在井架的顶部,升降机构横向设置在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第一升降索和第二升降索分别与升降机构的齿条座的两端联接,第一升降索和第二升降索分别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索和第二升降索分别的自由端分别吊挂配重和抽油杆。

所述的升降机构是由齿条座、环形齿条、滑座、电机、减速机、滑动齿轮箱、锥齿轮传动副、传动齿轮构成,齿条座贴在滑座上能沿滑座上下滑动,环形齿条安装在齿条座中间位置,传动齿轮与环形齿条啮合,传动齿轮与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出轴联接,锥齿轮传动副设置在滑动齿轮箱中,滑动齿轮箱以燕尾式滑道机构在底座上滑动,锥齿轮传动副的输入轴具有滑键,输入轴穿设在减速机的输出端,输入轴能在减速机的输出端中移动。

升降机构的工作过程是:电机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具有滑键的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锥齿轮传动副工作,锥齿轮传动副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环形齿条交替上下运动。环形齿条进而带动齿条座上下交替运动,当传动齿轮位于环形齿条的上下侧时,锥齿轮传动副连同滑动齿轮箱以燕尾式滑道机构在底座上滑动,此时,具有滑键的输入轴在在减速机的输出端中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提升抽油杆和下降配重时,升降机构和配重一起带动抽油杆上升;下降抽油干和提升配重时,配重在升降机构和抽油杆自由回落时产生的提升力作用下共同被提起的,完成抽油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通过升降机构来实现提升抽油杆和下降抽油杆的换向目的,以及提升配重和下降配重的换向目的,驱动电机无需驱动换向,电机工作载荷平稳,进而节省电能。

2、对抽油杆使用平衡配重,配重与井口载荷时时保持平衡,因此可以节省能源,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升降机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由井架1、升降机构固定架2、升降机构3、传动机构4、第一升降索5、第二升降索6和配重7组成,升降机构固定架2设置在井架1旁侧,传动机构4是由第一定滑轮41和第二定滑轮42组成,第一定滑轮41和第二定滑轮42分别设置在井架1顶部的两侧,第一升降索5绕过第一定滑轮41和第二定滑轮42,第一升降索5的一端与抽油杆联接,第一升降索5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3的齿条座31上端联接,升降机构3设置在升降机构固定架2上,第二升降索6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机构3的齿条座31下端,第二升降索6的下端与配重7固定。所述第一升降索5的一端与配重7联接,第一升降索5的另一端与升降机构3的齿条座31上端联接,第二升降索6的上端固定在升降机构3的齿条座31下端,第二升降索6的下端与抽油杆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嗣新,未经宋嗣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3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