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穿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4055.6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章伟;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穿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完成对外部语音信号的拾取,并实现语音、文字互相转换的特别适用于听力残缺人士使用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听力残疾者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无法感知外界的声音,无法实现与他人的会话交际,对于后天耳聋患者,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佩戴用于改善或恢复听觉的助听设备实现,但对于先天性耳聋患者,由于其不具备识别声音符号的能力或听觉完全丧失,即使借助助听器等设备也无法感知外界声音,给日常生活带来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听力残疾者往往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学习相关手语知识,通过手语等交流方式完成与外部人员的交际,然而由于手语交流速度较慢,且学习周期长,耳聋患者依然不能靠这种方式实现与外部任意一人的顺畅沟通,而且由于耳聋患者往往无法感知外界的声音报警/提示信号,例如敲门声、汽车喇叭声、哨声等,无法根据这些信息及时作出相关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完成对外部语音信号的拾取,并实现语音、文字互相转换的特别适用于听力残缺人士使用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语音采集模块、滤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控制模块、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分别与语音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存储模块、显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语音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滤波模块相连接,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数转换模块相连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识别模块相连接,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显示模块相连接,其中语音采集模块、滤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以及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相连接。
本发明还设有文字输入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分别与文字输入模块、文字识别模块、语音播放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接,文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和文字识别模块相连接,文字识别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存储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相连接,用于实现将输入的文字信号或符号等通过语音播放的形式输出。
本发明中所述语音采集模块采用麦克风实现,用于采集外部声音信号,并将其送入滤波模块,对所采集的连续的声音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本发明中所述控制模块可以通过微控芯片如ARM实现,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工作状态,所述显示模块可以通过液晶屏实现,用于输出语音转换后的文字信息。
本发明中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对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进行语音-文字识别,实现外部语音信号向文字信号的转换,在识别时,通过将接收的数字信号与存储模块内实现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实现一一转换。
本发明中所述文字输入模块通过输入键盘或触控屏实现,用于输入文字信息,所述文字识别模块用于实现文字-语音信号的识别和转换,具体为:根据文字输入模块输入的数据,对照存储模块内的数据库信息,将文字信号转换为语音信号,并将转换结果送入存储器内,所述语音播放模块采用扬声器等实现,用于将文字识别模块识别的语音信息输出,完成与外部的交流。
本发明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外部压力,使用时可以通过腕带等装置固定在手腕或身体其他位置,并将所感知的压力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在使用时采集环境温度,并将所采集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判断本设备是否已穿戴成功。
本发明还设有光感部件,光感部件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光感部件固定在设备的壳体外侧,用于感知外部光线情况,并将所采集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接收的数据判断设备是否被遮盖或外部环境光线强弱等。
本发明还设有振动信号输出模块,振动信号输出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于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根据装置的工作状态,向外输出振动报警信号,振动信号输出模块包括驱动电路、与驱动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振动电机实现。
本发明还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单元、蓝牙单元、GPRS单元以及GPS单元,用于完成与外部的数据交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乐锐思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4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说话人模型的噪声与说话人联合补偿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