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升降挡水墙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84268.9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练继建;张雅卓;赵新;张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1799 天津市武清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升降 挡水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中的挡水墙,特别是一种水力升降挡水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以及景观和娱乐环境营造为目的的河流综合整治需求日益增加。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大多数河流在设计洪水条件下,流量大、水深且水面宽,而在非洪水期,则流量较小,水浅且水面窄,而且较高的堤防和较低的水面之间形成了数米的高差,严重影响了河道景观观赏性,不利于人民群众的亲水、近水活动。为了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河道两岸生态美化效果,针对河流洪枯流量差较大的特点,研发具备多功能的低影响生态水工建筑物是当前发展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水力升降挡水墙,该挡水墙采取挡水钢坝结合空箱浮体的方式承担挡水墙的功能,遇到设计洪水以及超标洪水时,挡水钢板上浮发挥挡水墙的功能,在洪水过后,挡水钢板下降并隐藏在堤防内侧预留槽内,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河道两侧的景观效果,该结构原理简单,施工简便,具有显著的经济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力升降挡水墙,设置于河堤的混凝土预留槽内并采用单段或多段设置,由挡水钢板和浮箱组成,挡水钢板为由两块长方体钢板组成的夹层结构,两层钢板之间设有垂直的加强筋,挡水钢板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浮箱;混凝土预留槽为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倾斜槽,倾斜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混凝土预留槽的中部设有两条T形滑轨,浮箱位于两条滑轨中间,挡水钢板与河堤顶部自然接触,浮箱的宽度与混凝土预留槽的宽度相同,浮箱沿滑轨在混凝土预留槽内升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初始状态,河道中水位低于设计水位,挡水结构隐藏于堤防内侧的混凝土预留槽内。当河道行洪时,浮箱随河道水位上升而升高,挡水钢板则同时沿滑轨上浮,发挥挡水墙的功能。当洪水过后,河道中的水位下降,浮体及挡水钢板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再次隐藏于堤防内侧的混凝土预留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水力升降挡水墙具有标准化生产、质量可靠、施工简单的特点;遭遇洪水时,挡水钢板自动升起发挥挡水墙的功能;洪水过后,挡水钢板自动下沉隐藏至堤防内侧的预留槽内,在保障行洪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有利于提升河道生态美化效果;该挡水墙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显著的经济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水力升降挡水墙初始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水力升降挡水墙挡水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浮箱与滑轨接触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挡水钢板,2.浮箱,3.滑轨,4.混凝土预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水力升降挡水墙,如图1-3所示,设置于河堤的混凝土预留槽4内并六段设置,由挡水钢板1和浮箱2组成,挡水钢板1为由两块长方体钢板组成的夹层结构,两层钢板之间设有垂直的加强筋,挡水钢板1的背面固定有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浮箱2;混凝土预留槽4为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倾斜槽,倾斜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混凝土预留槽4的中部设有两条T形滑轨3,浮箱2位于两条滑轨3中间,挡水钢板1与河堤顶部自然接触,浮箱2的宽度与混凝土预留槽4的宽度相同,浮箱2沿滑轨3在混凝土预留槽4内升降。
该实施例单段挡水墙中,各部件的尺寸为:挡水钢板宽3.0m、高2.0m,、厚0.2m;浮箱高0.5m、宽2.8m、厚0.6、壁厚0.05m;混凝土预留槽宽3.0m、槽深0.6m、高1.5m、倾斜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混凝土预留槽中两条T形滑轨间距2.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4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门闸槽防冰加热装置
- 下一篇:环保清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