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84476.9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晓;张璐;王玲;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亚硝酸盐 毒性 保护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属鲈形目,鮨科,花鲈属。花鲈为广盐性鱼类,在我国沿海各省已有大规模的养殖。近年来,随着花鲈淡水养殖的成功,花鲈养殖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壮大。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易引起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累积,当亚硝酸盐浓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时,对鱼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可能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强淡水养殖花鲈抵抗亚硝酸盐毒性能力的添加于饲料中的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其特征在于,由200-350g/kg氯化钠、250-400g/kg氯化钾、200-350g/kg抗坏血酸磷酸酯、100-200g/kg硅藻土组成。
优选的,由250-350g/kg氯化钠、300-400g/kg氯化钾、250-350g/kg抗坏血酸磷酸酯、100-200g/kg硅藻土组成。
所述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过超微粉碎通过80目筛即可。
所述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用途。
所述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添加量为0.25重量%-0.5重量%,优选0.25重量%。
所述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用于增强淡水养殖花鲈抵抗亚硝酸盐毒性能力的用途。
将所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经过超微粉碎通过80目筛,有利于各种原料混合均匀,有利于花鲈更好地消化,加工制成粉状,即得本发明的花鲈饲料抗亚硝酸盐毒性添加剂。
本发明所得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能够很好地提高花鲈对水体中亚硝酸盐毒性的抵抗能力,从而提高花鲈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并能降低饲料系数。
本发明的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能够提高花鲈抗水体亚硝酸盐毒性的能力,提高生长速度。
(2)改善花鲈渗透压调节能力。
(3)所用各组分原料的来源稳定、价格低廉。
亚硝酸盐可引起鱼类血红蛋白氧化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其结合氧的功能,导致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氯离子可竞争性抑制亚硝酸盐的吸收。对水产动物而言,钠、钾和氯是调控其渗透压平衡的重要离子,而三者的比例明显影响花鲈的生长和离子平衡,使用氯化钠和氯化钾有利于花鲈在淡水中的渗透压调节,从而可以增进其抗亚硝酸盐毒性的能力。而抗坏血酸可促进鱼的变性血红素还原酶系统将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从而降低亚硝酸盐毒性。而本发明是前期一系列研究的结果,充分考虑了各添加物的添加量和比例对花鲈生理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
表1各实施例所用试剂的用量表(g/kg)
制备方法:按照表1将以上各种饲料添加剂组分按比例混合,经过超微粉碎通过80目筛即可。
实施例2: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
原料:见表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
原料:见表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
原料:见表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花鲈抗亚硝酸盐毒性保护剂的制备
原料:见表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效果验证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集美大学;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4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中转站恶臭气体治理工艺及其装置
- 下一篇:管路包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