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B柱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5131.5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财;陈扬;李向荣;杨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刘海 |
地址: | 2141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汽车B柱,包括B柱主体(3),B柱主体(3)顶部为与车顶固定的上固定部(1),B柱主体(3)底部为与门槛固定的下固定部(2);其特征是:所述B柱主体(3)的上部为第一厚度区域(4),下部为第二厚度区域(5),中部为第三厚度区域(6),第一厚度区域(4)、第二厚度区域(5)和第三厚度区域(6)之间为过渡区(7);所述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的厚度为1.2 mm,第三厚度区域(6)的厚度为1.7 mm,过渡区(7)为由第三厚度区域(6)的厚度逐渐减小至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的厚度;所述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的高度分别占B柱主体(3)高度的1/4~1/3,过渡区(7)的高度为50 mm左右;在所述B柱主体(3)上设置加强管(8),加强管(8)为中空管,由超高强度钢热成型工艺得到,加强管(8)的管壁厚度为1.5mm±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B柱,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管(8)由上部的过渡区(7)延伸至下部的过渡区(7)。
3.一种汽车B柱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滚压轧制得到具有第一厚度区域、第二厚度区域和第三厚度区域的B柱轮廓料片,将B柱的轮廓料片和直管在加热炉内加热至850~940℃,使其转化为奥氏体组织,所述B柱主体的坯料采用22MnB5,直管的材质为22MnB5;
(2)将奥氏体化后的B柱主体的坯料和直管分别在B柱模具和加强管模具内进行热成型,并同时淬火;其中,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的厚度为1.2 mm,第三厚度区域(6)的厚度为1.7 mm,加强板(8)的厚度为1.5 mm,过渡区(7)的厚度自第三厚度区域(6)向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厚度区域(4)和第二厚度区域(5)的高度分别占B柱主体(3)高度的1/4~1/3,过渡区(7)的高度为50 mm左右;
(3)将步骤(2)热成型得到的B柱主体和加强管焊接在一起,得到所述的汽车B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51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