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性能稳定的蜡式节温器用介质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5952.9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锋;王立言;郭慧兵;吴颖;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3/42 | 分类号: | C10G73/42;C09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性能 稳定 蜡式节温 器用 介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热性能稳定的蜡式节温器用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在发汗装置中垫水;
(2)以商品石蜡为原料,加热熔化后装入发汗装置;所述商品石蜡的熔点为节温器用蜡类温敏介质的标称温度±10℃;
(3)以1.0℃/h~3.0℃/h的速率冷却降温至适当温度后,高温恒温1.0~4.0小时;再以0.5℃~2.5℃/h的速率冷却降温至原料熔点以下5℃~20℃的冷却结晶终止温度,并低温恒温1.0~3.0小时;
(4)排出发汗装置中的垫水;然后以0.5℃/h~2.5℃/h的速率升温,蜡层达到预定温度后恒温一段时间,停止发汗过程;其中在升温发汗过程中强制气流通过蜡层;
(5)蜡上经精制、成型后得到节温器用蜡类温敏介质;
(6)步骤(5)得到的节温器用蜡类温敏介质,与导热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经成型、包装后即得到导热性能稳定的蜡式节温器用介质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原料降温冷却结晶以后、而在步骤(4)升温发汗过程前,在蜡层的表面均匀铺满10~100目的固体颗粒。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4 g/cm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颗粒为锌、铁、铜、铅及其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两种以上的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密度相邻的两种固体颗粒材质的密度差为1~5 g/cm3。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内容:发汗过程结束后回收固体颗粒并清洗以重复使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商品石蜡的熔点为节温器用蜡类温敏介质的标称温度±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制气流通过蜡层是采用在蜡层上方增加气压和/或在蜡层下方降低气压,使蜡层上下形成压力差实现的,所述的压力差为0.1~5.0个大气压。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制气流通过蜡层是采用在蜡层上方增加气压实现的:在蜡层上方施加的表压压力为0.2~1.5个大气压,而蜡层下部保持为常压。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制气流通过蜡层是采用在蜡层下方降低气压实现的:在蜡层上方保持为常压,而在蜡层下方的表压压力维持为-0.2~-0.8个大气压。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高温恒温阶段之前的降温速率为1.5℃/h~2.5℃/h,在高温恒温阶段之后的降温速率为1.0℃/h~2.0℃/h。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适当温度为原料石蜡熔点-1.0℃~熔点+2.0℃。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冷却结晶终止温度为原料石蜡熔点以下8℃~15℃。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升温速率为1.0℃/h~2.0℃/h。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升温的预定温度为节温器用蜡类温敏介质的标称温度±10℃。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恒温的时间为0~5.0小时。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选自无机类的微粉、超微粉、表面改性的微粉以及其混合物。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粉选自碳酸钙、炭黑、石墨、碳纤维、矿粉、三氧化二锑、硫酸钙、硫酸钡、二氧化钛、碳化硅、二氧化硅、氧化锌和氧化铝微粉构成的一组物质;所述的超微粉选自超微细碳酸钙、气相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的表面改性的微粉为有机化蒙脱土和/或表面处理的超微细碳酸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59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