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合池的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6136.X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5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珮;包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合 药剂 均匀 扩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池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混合池的药剂均匀扩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艺中,混合一般结合后续絮凝沉淀为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环节之一,在混合阶段,与药剂形成充分混合后的原水凝聚形成较小的微粒,再进入后续絮凝阶段,通过水流作用下使微絮粒相互接触碰撞形成较大的絮粒。在絮粒形成的过程中,不但能吸附悬浮颗粒,还能吸附一部分细菌和溶解物质。在后续沉淀过程中,絮粒可在一定的沉淀条件下从水中分离、沉降出来。
混合要求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中,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混合过程为快速混合,药剂投加后水流产生剧烈紊动,在很短时间内要使药剂均匀地扩散在整个水体,混合时间一般为10~60s,要求混合均匀度大于95%,混合有多种方式,包括水泵混合、管式静态混合、机械混合等等,在水处理工艺中比较常用的为机械混合和管式静态混合,可以根据水厂规模、水力条件、设备维护能力等综合因素选取采用混合方式,对于采用机械混合方式的混合设施,原先一般采用一根加药管直接伸入池内底处加药。
由于药剂从混合池单侧一个点进入,药剂在混合池水体中的扩散较难达到完全充分和均匀,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后续的絮凝沉淀效果,一旦达不到理想的絮凝效果,不得不加大加药量,造成了运行费用的增加。现有净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流程一般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而混合作为常规处理工艺中的关键工序之一,混合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混合效果的优劣也间接影响到后续沉淀工序的沉后水的出水浊度,因此,为了保证最佳的混合效果,有效解决药剂在混合池内充分、均匀的扩散是非常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在混合池中设置了这种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可以使药剂在混合池内能够充分、均匀的扩散到水体中,进一步强化药剂的混合效果,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为后续水处理工艺环节提供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环形布孔加药管,环形布孔加药管上均匀设置有孔口,环形布孔加药管布置于在混合池混合搅拌器下方。环形布孔加药管布置于在混合池混合搅拌器下方约300~500mm处,环形布孔加药管口径大于等于进池加药管口径,环形管小于等于混合搅拌器直径。在环形布孔加药管下方十字形设置两条不锈钢支撑角钢用以固定环形管,所述十字形设置的不锈钢支撑角钢的每个端头分别设置一块固定角钢与池壁以膨胀螺栓固定,十字形支撑角钢再与固定角钢用螺栓加以固定,十字形支撑角钢及固定角钢分别预留螺栓孔。
药剂通过管道进入环形布孔加药管并通过周圈孔口均匀分散进入混合池底部区域,由于孔口在环形加药管上均匀设置,药剂均匀扩散到水体中,通过混合搅拌器由下而上使药剂充分均匀与水体混合,从而保证了最佳的混合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针对机械方式的混合池内传统单点投加方式药剂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药剂的投加环节做了创新和改进,提供了环形布孔加药管这种新型的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在不改变混合池池体结构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使药剂达到在水体中充分、均匀扩散的目的,具有架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环形布孔加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形布孔加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4的N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混合池的药剂均匀扩散装置。图中主要包括UPVC环形布孔加药管1、不锈钢支撑角钢2、不锈钢固定角钢3、不锈钢管卡4、机械混合搅拌器5、支撑角钢固定角钢连接点6、进池加药管7、混合池进水管8、环形布孔加药管上开孔9、膨胀螺栓10、螺栓11。
其特征在于:UPVC环形布孔加药管1布置于在混合池机械混合搅拌器5下方约300~500mm处。环形布孔加药管管径大于等于进池加药管7的管径,环形管直径小于等于机械混合搅拌器5直径,优选地,环形管直径为机械混合搅拌器5直径的0.8~1倍,这里的环形管直径表示的是环形管环形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6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