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镍粉干法分散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6360.9 | 申请日: | 2015-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3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登永;王光杰;吕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1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级镍粉干法 分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的分散、稳定存放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充分分散纳米级镍粉的方法,属于纳米科技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子消费品更新换代的飞速发展,快速消费电子产品逐渐朝着智能化、小型化方向转移,作为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内部电极及其电子元件原材料的金属粉体镍粉也逐渐向更小粒径方向迈进。由于200nm及以下的超细纳米级镍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比表面能,在介质中分散时极易发生团聚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分析及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超细纳米级镍粉在介质中分散时极易发生团聚的缺陷,研究设计出一种纳米级镍粉干法分散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采用物理气相蒸发冷凝法制作纳米级镍粉,在收集取粉过程中,将高温的纳米级镍粉在带有水冷循环的密闭容器内缓慢降温并进行预氧化,使镍粉粉体得到冷却并且表面形成氧化镍以达到充分分散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纳米级镍粉干法分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放粉阶段:关闭收料斗下球阀,对收料斗装置进行抽真空后打开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2~3min,无粉体落下时关闭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
(二)预氧化阶段:打开收料斗装置的放空阀后再打开收料斗装置的进气阀,启动搅拌,慢速持续通入空气为30~60min;
(三)收粉阶段:打开收料斗装置的下球阀,进行收取镍粉。
所述步骤(一)中的收料斗装置上部与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连接,收料斗装置的下部加装下料阀,构成一个密闭容器。
所述步骤(一)中收料斗装置的外层为不锈钢水夹层,通过水流的下进上出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收料斗装置预氧化方式来提高纳米级镍粉的分散性,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采用收料斗装置,可有效利用物理气相蒸发冷凝法制得粉体的余温,实现能量的合理分配,有效的节约了能源使用;
2)采用进气阀换气,并配以适当搅拌,不仅使热量挥发更快,慢速的自由换气方式也避免氧气大量进入,烧结粉体;
3)工艺参数调整方便,后续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系统收集装置与收料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系统收集装置、2-下部球阀、3-放空阀、4-进气阀、5-搅拌装置 、6-收料斗下球阀;
图2为实施例1中收料斗系统收集的纳米级镍粉刮浆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收料斗系统收集的纳米级镍粉刮浆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实施例3中收料斗系统收集的纳米级镍粉刮浆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放粉阶段:关闭收料斗下球阀,对收料斗装置进行抽真空后打开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2 min,无粉体落下时关闭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
(二)预氧化阶段:完全打开收料斗装置的放空阀后再半开收料斗装置的进气阀,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慢速持续通入空气30 min;
(三)收粉阶段:打开收料斗下球阀,进行收取镍粉。
实施例2
(一)放粉阶段:关闭收料斗下球阀,对收料斗装置进行抽真空后打开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约2.5 min,无粉体落下时关闭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
(二)预氧化阶段:半开收料斗装置的放空阀后再半开收料斗装置的进气阀,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慢速持续通入空气45 min;
(三)收粉阶段:打开收料斗下球阀,进行收取镍粉。
实施例3
(一)放粉阶段:关闭收料斗下球阀,对收料斗装置进行抽真空后打开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约2min,直至无粉体落下时,关闭系统收集装置的下部球阀;
(二)预氧化阶段:半开收料斗装置的放空阀后再完全打开收料斗装置的进气阀,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慢速持续通入空气60min;
(三)收粉阶段:打开收料斗下球阀,进行收取镍粉。
由图2、3、4可以看出,实施例1、2、3制得的镍粉团聚颗粒很少,分散性良好,且本工艺参数调整方便,后续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63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添加物的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铸件的清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