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源井内外一体焊接式同井回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6552.X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牛青锋;李玉军;管其烛;索凤;王跃庆;王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润恒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J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1100河南省郑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源 中央空调 内外 一体 焊接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到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的水源井回灌及回灌水冷热交换问题,尤其是一种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源井的内外管一体密封对接式同井出、回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是以温度长年恒定的地下水为介质,通过热泵机组,提高或降低水温来达到制冷、制热目的,为建筑物提供冷、热源的中央空调。由于其能效比高,比传统的其它形式中央空调节能40~60%,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而逐步受到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青睐,同时达到了大多数的用户的认可。目前,已实施安装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回水方式均采用“多井回灌”方式。即从一口水源井抽水,通过热泵主机的换热器将水中的冷量或热量取走后将水排出,向二口或二口以上的水源井回灌。此方式优点是能效比高,但存在排出的水无法及时全部回灌至地下的问题。首先,由于回水是在井口敞开式无压力自然流淌,不仅回流速度慢,而且容易造成回水污染。而无法及时回到地下的水,会从井口溢出或由管道直接排放至地面。长期的排放,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枯竭,进而影响到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其次,需要打的井数较多,需占用的土地面积大,在占地面积较小的建筑群(物)中无法使用。“多井回灌”方式的上述缺点,使得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的节能优势被抵消,是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推广,实施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的过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国家水利部门严格禁止的行为。
由于其弊端已经大面积显现,主要表现在取用的地下水不能做到100%全部回灌至地下,转而向地面排放,造成水源井淤塞、水位下降。此方式在“取用”地下水温度的同时,还“使用” 了地下水,造成了宝贵的水资源极大的浪费,同时使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因无水可用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多井回灌”方式的缺点成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推广和发展的瓶颈。
现有同井回灌技术中,采用内外管分别安装的方式,例如公开号为CN20375808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由内井管和外井管的同井回灌技术,首先需要向井内下入外井管,到位后再下内井管。外井管内部设置有与内井管外壁之间相互配合的接触面和隔离结构,只有每个接触段的长度完全相同才能保持彼此密封连接,但实际很难做到全部密封连接的目的。由于井深通常上百米,外井管和内井管分别独立焊接组成,内外井管分别下井后因位移或焊接等误差较大,对应标准不统一导致内井管与外井管之间的接触性密封性能不好。由于密封对接过程发生在井下,处于盲区,且无法下人维护,很难把握连接效果和密封效果,且日后的潜水泵费时、费工,长时间影响空调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不仅要完全克服“多井回灌”的缺陷,使回水能100%全部回灌至地下,还能使出水温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同时利用内外管一体式的组装结构可以使产品规格统一化和标准化,避免内外井轴向错位问题,可使对接作业处于井外进行,确保密封连接的可操作性,提高密封对接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源热泵中央空调水源井内外一体焊接式同井回灌装置,包括水源井及井盖,内井管和外井管、出水管、回水管和潜水泵,所述内井管和外井管是由多段单元体组合结构,分别为:井管段单元体、隔离段单元体、井口单元体和井底单元体;所述井管段单元体包括内井管段和网孔外井管段,或内井管段和实心外井管段,内外井管段同轴心通过连接片固定在一起;所述隔离段单元体包括内井管段和实心外井管段,两者同轴心通过连接片固定在一起,隔离段单元体的内井管段和实心外井管段之间设置密封隔离层,各回水管的末端分别位于各密封隔离层之间的腔体内;相邻外井管段单元体的外井管段之间留有工艺间隙,在工艺间隙内填补弧形连接片并拼接焊固为圆环,圆环与相邻外井管段焊为一体;相邻的井管段单元体的内井管段相互焊接在一起,相邻的井管段单元体与隔离段单元体的内井管段相互焊接在一起;所述出水管位于内组合对接后的内井管中。
所述井口单元体是在井盖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插头,插头外侧套装有O型密封圈。在井盖下方位于其插头外侧的区域设置有密封垫层,该密封垫层与对应的套管座端面密封对接。
所述井底单元体包括内井管段和网孔式井管段,两者同轴心通过连杆固定在一起,内井管段下部设置有网孔式底管,所述潜水泵放置于内井管段最下方与网孔式底管之间。
相邻内井管段相互套装后焊固为一体,每个内井管段的一端设置有套管座,另一端设有插头;或者,内井管段的两端都设置插头或都设置套管座,与之配合的相邻内井管段的两端设置套管座或都设置插头。
所述内井管段的插头与内井管段同直径,或者插头直径小于内井管段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润恒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润恒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65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