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6980.2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阳;杨东升;任大明;马鹏鹏;赵梅;范小童;胡重贺;陈冉;马锦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机电 复合 控制 液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1)、发动机(2)、变量泵(3)、电控换向阀块(4)、第三梭阀(5)、第一梭阀(6)、第二梭阀(7)、分配阀(8)、先导阀(11)、先导油源块(12)、电控手柄(26)和控制器(27);变量泵(3)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变量泵(3)的出油口P与分配阀(8)的进油口P1相连;分配阀(8)回油口T1与液压油箱(1)相连;先导油源块(12)的进油口P2与变量泵(3)的出油口P相连;先导油源块(12)的出油口U与先导阀(11)的进油口P3相连;分配阀(8)的下降油口ps与先导阀(11)下降联油口A相连;分配阀(8)的收斗联油口pss与先导阀(11)收斗联油口B相连;分配阀(8)的提升油口pl与先导阀(11)提升联油口C相连;分配阀(8)的下降油口psl与先导阀(11)翻斗联油口D相连;分配阀(8)的翻斗缸大腔油口A7与翻斗缸(9)的无杆腔A9相连;分配阀(8)的翻斗缸小腔油口B7与翻斗缸(9)的有杆腔B9相连;分配阀(8)的动臂缸大腔油口A8与动臂缸(10)的无杆腔A10相连;分配阀(8)的动臂缸小腔油口B8与动臂缸(10)的无杆腔B10相连;分配阀(8)的负荷传感油口LS1与电控换向阀块(4)的第三油口H3相连;第三梭阀(5)的m3油口与电控换向阀块(4)H1油口相连;第三梭阀(5)的s3油口与第一梭阀(6)m1油口相连;第一梭阀(6)的s1油口与分配阀(8)的下降油口ps相连;第一梭阀(6)的n1油口与分配阀(8)的收斗联油口pss相连;第二梭阀(7)的s2油口与分配阀(8)的提升油口pl相连;第二梭阀(7)的n2油口与分配阀(8)的下降油口psl相连;第二梭阀(7)的m2油口与第三梭阀(5)的n3油口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2油口与变量泵(3)的K4油口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4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5油口与变量泵(3)的K2油口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6油口与变量泵(3)的K3油口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8油口与变量泵(3)的LS油口相连;电控手柄(26)的输出口X1与控制器(27)的第一输入口X2相连;转速传感器(28)与发动机(2)相连;转速传感器(28)与控制器(27)的第二输入口X3相连;控制器(27)的第一输出口X4与电控电控换向阀块块(4)输入口X7相连;控制器(27)的第二输出口X5与先导阀(11)的输入口X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量泵(3)包括泵(13)、溢流阀(14)、流量控制阀(15)、压力切断阀(16)和变排油缸(17);流量控制阀(15)的油口P4与泵(13)的出油口P相连;变量泵(3)K1油口与流量控制阀(15)的控制腔A1相连;变量泵(3)K2油口与流量控制阀(15)的控制腔A2相连;变量 泵(3)K3油口与流量控制阀(15)的控制腔A3相连;变量泵(3)LS油口与流量控制阀(15)的弹簧腔相连;电控换向阀块(4)的H3油口与溢流阀(14)的进油腔相连;溢流阀(14)的回油口T8与变排油缸(17)的无杆腔油口K8相连;溢流阀(14)的调压弹簧A6与变排油缸(17)的活塞杆A5相连;变排油缸(17)的活塞杆A5与泵(13)的变排机构相连;变排油缸(17)的无杆腔K8与压力切断阀(16)的K7油口相连;压力切断阀(16)的A4油口、压力切断阀(16)的P6油口与泵(13)的出油口P相连;压力切断阀(16)的K6油口与流量控制阀(15)的K5油口相连;泵(13)的泄露油口T7、变排油缸(17)的泄露油口T6、压力切断阀(16)的泄露油口T5、流量控制阀(15)的泄露油口T4与变量泵(3)的泄露油口L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控制阀(15)包括阀座(18)、闭母(19)、第二阀芯(22)、第一阀芯(23)、阀体(24)和调压弹簧(25),第一阀芯(23)通过调压弹簧(25)装配到阀体(24),第二阀芯(22)与第二阀芯(23)相连并装配在阀体(24)内;阀座(18)通过螺纹与阀体(24)连接;闭母(19)通过螺纹与阀座(18)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8)与阀体(24)之间设有第一O型圈(20);阀座(18)与第二阀芯(22)之间设有第二O型圈(21)。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机电液复合控制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电控手柄(26)输出电压信号给控制器(27),通过控制器(27)转化及放大后输出信号给电液比例先导阀(11),电液比例先导阀(11)输出的先导压力控制分配阀(8)阀芯位移,同时控制电控换向阀块(4)的工作位置;
假设操作者匀速操纵电控手柄(26)到最大开度,则电控手柄输出的电信号Xa=Cd*t+Ce;式中:Cd为电控手柄(26)输出曲线的斜率,Ce为常数,即电控手柄(26)输出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
经放大器(27)处理后的输出信号Xb=Cf*t+Cg;式中:Cf为放大器(27)输出曲线的斜率,Ce为常数,即放大器(27)输出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
电液比例先导阀(11)输出的先导压力Px随时间t变化关系为Px=Ka*t+Kb,式中:Ka 为先导压力Px曲线的斜率,Kb为常数,即先导压力Px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
则分配阀阀芯位移Sx与先导压力Px的关系为Sx=Kc*Px+Kd,式中:Kc为分配阀阀芯位移Sx曲线的斜率,Kd为常数,即分配阀阀芯位移Sx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
分配阀(8)阀芯移动后,其阀口节流口面积Sf变化与先导压力Px的关系为
其中,Ke为节流口面积Sf曲线中第一段曲线的斜率,Kf为常数,即Sf曲线中第一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u为节流口面积Sf曲线中第二段曲线的斜率,Kv为常数,即Sf曲线中第二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w为节流口面积Sf曲线中第三段曲线的斜率,Kx为常数,即Sf曲线中第三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y为常数,即Sf曲线中第四段曲线的函数值。
B.随着电控手柄(26)输出电压信号的变化,变量泵(3)的控制方式及排量Vp随先导压力Px、泵口压力Pp变化的函数关系如下表:
其中,Kg为变量泵(3)的排量Vp曲线中第一段曲线的斜率,Kh为常数,即排量Vp曲线中第一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i为变量泵(3)的排量Vp曲线中第二段曲线的斜率,Kj为常数,即排量Vp曲线中第二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m为变量泵(3)的排量Vp曲线中第三段曲线的斜率,Kn为常数,即排量Vp曲线中第三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对应的函数值;Ko为常数,即排量Vp曲线中第四段曲线的函数值。
当先导压力Px≤12时,此时电控换向阀块(4)不动作,处于最左位,变量泵(3)采用负荷传感控制,此时阀口节流口面积Sf=Ke*Px+Kf,泵的排量Vp=Kg*Px+Kh;
C.当12<Px≤18时,电控换向阀块(4)从最左位向左移动一位,变量泵(3)仍处于负荷传感控制区域,此时随着泵口压力升高,泵的排量Vp与泵口压力Pp的乘积达到设定的恒定值Kp,Kp是为保证发动机不熄火的与发动机最大扭矩相关的常数;此时Vp*Pp=Kp,变量泵(3)处于负荷传感及恒扭矩控制阶段;
D.当先导压力Px从F点升高到G点的过程中,分配阀节流口面积Sf=Ku*Px+Kv迅速增加;同时电控换向阀块(4)从最左位向左移动一位后,先导阀(11)输出的压力油将进入到流量控制阀(15)的A2控制腔,减小流量控制阀(15)的补偿压力,泵口压力Pp与负载压力Lp的差值△P随先导压力Px变化,其变化关系为:
其中,Kq为常数,即Px≤12时△P曲线的函数值;Kr为12<Px≤18时△P曲线的斜率,Ks为△P曲线第二段曲线与Y轴的交点的函数值;Kt为常数,即△P曲线第三段Px>18时的函数值;
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泵的排量Vp按照Vp=Ki*Px+Kj变化;假定发动机转速Nf恒定的情况下,系统的输出流量Qa随先导压力Px变化关系为:Qa=Nf*(Ki*Px+Kj);
E.随着电控手柄(26)输出电压逐渐升高,先导压力Px也进一步升高,分配阀节流口面积Sf=Kw*Px+Kx,此时电控换向阀块(4)移动到最右位,流量控制阀控制腔A1、A2与液压油箱相通,控制腔A3与梭阀m3油口相连,泵口压力油进入到控制腔A3,泵的控制方式切换为恒压恒扭矩控制;泵口的压力低于设定值Ppmax且Vp*Pp<Kp时,泵以最大排量输出;
F.当电控手柄(26)输出电压高于某设定值时,且泵口的负载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泵的排量Vpmax会迅速下降,泵的最大排量控制与泵口压力Pp的关系为:
其中,Kp是为保证发动机不熄火的与发动机最大扭矩相关的常数;Ca为常数,即Vpmax曲线的第一段曲线的函数值;Cc为常数,Vpmax曲线的第三段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Cb为常数,即Vpmax曲线的第三段曲线与Y轴交点对应的函数值。
G.当发动机(2)的转速通过转速传感器(28)输入到控制器(27)中,当发动机(2)的负载过大时,其转速降低,当其转速下降速度超出设定值时或者转速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27)通过其第一输出口X3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控换向阀块(4)、通过其第二输出口X4输出控制信号给电液比例先导阀(11),共同减小液压系统功率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69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