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架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7510.8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历涛;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成龙河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晓波 |
地址: | 264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支撑架腿。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或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物体进行支撑,以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牵引式拖挂房车为例,在房车的车架上设有可转动的支撑架腿,当房车停止运动时,将支撑架腿放下以对房车进行支撑固定。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固定架1、支撑柱2及脚板3,所述的固定架1位于支撑柱2上方并与支撑柱2固定,在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水平脚板3。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房车的停放环境不同,在一些较恶劣的条件下,停放位置的地面难以保持平整,脚板3底面与接触地面之间形成局部接触,由此造成一是脚板容易变形损坏,二是在恶劣的地面条件下难以保证房车的整体支撑稳定。
发明内容
就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能够实时适应地面条件的支撑架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撑架腿,包括固定架、支撑柱及脚板,所述固定架位于支撑柱的上方并与支撑柱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一铰接轴,铰接轴径向穿过支撑柱,在脚板表面设有两平行立板,支撑柱底端位于两立板之间,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立板,脚板及两平行立板可绕铰接轴自由转动。
进一步的,为方便调整支撑柱的高度,所述支撑柱由内管体及外管体套合而成,所述的内管体上设有若干径向通孔,在外管体的顶端设有一固定孔,一固定销穿过固定孔及径向通孔将内管体与外管体固定;所述支撑柱上方与固定架之间的固定是指外管体与固定架之间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与固定架之间的固定采用铰接固定,所述固定架为一倒U型架体,支撑柱顶端位于倒U型架体之间,第二铰接轴穿过倒U型架体及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带有圆形定位盘,圆形定位盘位于倒U型架体内部并与倒U型架体侧壁平行,在圆形定位盘的边缘均布若干定位孔,在圆形定位盘一侧的倒U型架体侧壁上设有定位通孔,一定位销穿过定位通孔及定位孔将圆形定位盘与倒U型架体固定。
进一步的,在设有定位通孔一侧的倒U型架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拉手,所述的定位销位于拉手中部,在定位销两侧分别设有导柱,倒U型架体外侧壁上设有与导柱对应的导套,导柱位于导套内部,导套底部设有与导柱连接的拉紧弹簧。
作为该支撑架腿的一种应用,一种牵拉式房车,包括车架,车架前端设有牵引头,在车架前端固定支撑架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腿具有前述支撑架腿的所有技术特征。
作为该支撑架腿的更广泛的应用,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腿具有前述支撑架腿的所有技术特征。
该支撑架腿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根据支撑地面的平整状况实时调整脚板及支撑柱的角度,能够确保脚板与支撑地面之间的全接触,保证了整个房车的稳定性,同时又能防止脚板的变形损坏。该支撑架腿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简便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牵拉式房车及其他支撑装置中。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支撑架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支撑柱拔高后的支撑架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支撑架腿,包括固定架1、支撑柱2及脚板3,固定架1位于支撑柱2的上方并与支撑柱2固定。如附图2、附图3所示,支撑柱2的底部设有一铰接轴4,铰接轴4径向穿过支撑柱2,在脚板表面设有两平行立板3-1,支撑柱2底端位于两立板3-1之间,铰接轴4的两端分别垂直穿过立板3-1,脚板3及两平行立板3-1可绕铰接轴4自由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后,脚板3可自由转动,当脚板3所接触的支撑面呈倾斜状态时,通过脚板3的转动可实现脚板3地面与支撑面之间的全接触,防止由于脚板3底面的局部接触造成的受力变形损坏。
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为适应接触面的不同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2做成可调整高度的结构。支撑柱2由内管体2-1及外管体2-2套合而成,在内管体2-1上设有若干径向通孔2-3,在外管体2-2的顶端设有一固定孔2-4。如附图2所示,一固定销2-5穿过固定孔2-4及径向通孔2-3将内管体2-1与外管体2-2固定,通过调整内管体2-1上不同位置的径向通孔2-3与固定孔2-4对应从而起到调整整个支撑柱2高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成龙河车业有限公司;,未经荣成龙河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7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