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砌体结构中圈梁或构造柱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88513.3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谢小玲;陈丽;刘波;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圈梁 构造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砌体结构中圈梁或构造柱的检测方法,属于砌体结构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其作用是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墙体的稳定性并提高墙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或减少墙体因过大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的裂缝,在强震作用下还有可能防止砌体结构的倒塌。构造柱是在砌体结构中为了提高其抗震能力,在房屋的适当部位,于砌体内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柱,它与设在砌体中圈梁共同作用,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作用能力。一般情况下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与墙的厚度一样,构造柱还要设置拉结筋深入墙体里面,而圈梁是设置在楼层高度处的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其截面大小和墙体的宽度一样(见图2),且圈梁是处于楼板之下并形成封闭环,也就是说楼板是搁置在圈梁上的(见图3)。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第5.5.12条之规定“圈梁、构造柱或芯柱的设置,可通过测定钢筋状况判定”。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有非破损和局部破损的方法,其中非破损采用钢筋扫描仪,由于测试范围及操作方法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够简便,而局部破损采用凿开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检测,其方法直观、准确,但费时费力,适用于少量结构测点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快捷、无需破损墙体、一位检测人员就能独立完成,且工作效率高的砌体结构中圈梁或构造柱的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砌体结构中圈梁或构造柱的检测方法,首先在待测区域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设置三个测区,然后采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三个测区逐一测试,如果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在每个测区均报警,则可直接判断此处设置有圈梁或构造柱,无报警则为砖墙。
在对圈梁进行检测时,三个测区的位置距离楼板底面至少20mm。
三个测区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三个测区之间的间距为100~30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直接在墙体上检测圈梁或构造柱,由于圈梁或构造柱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探测到钢筋则发出报警,从而可明确判断此处设置有圈梁或构造柱。因此,本发明为非破损检测方法,无需凿开混凝土进行检测,操作方便快捷,仅需一位检测人员就能独立完成检测工作,检测效率高,省时省力,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测区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2是圈梁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构造柱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锚固网,2-圈梁,3-楼板,4-构造柱,5-拉结筋,6-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在进行圈梁2的检测时,首先沿着圈梁2的长度方向(即水平方向)设置三个测区6,三个测区6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三个测区之间的间距为200mm,同时三个测区6的位置距离楼板3的底面至少20mm。然后采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三个测区6逐一测试,如果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在每个测区6均报警,则可直接判断此处设置有圈梁2,无报警则为砖墙1。
在进行构造柱4的检测时,首先沿着构造柱4的长度方向(即竖直方向)设置三个测区6,三个测区6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三个测区之间的间距为100mm。然后采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对三个测区6逐一测试,如果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在每个测区6均报警,则可直接判断此处设置有构造柱4,无报警则为砖墙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8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碲锗铅高折射率材料的中波红外滤光片
- 下一篇:霍尔电磁位置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