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明信片自动售票机的出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9700.3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成珺;赵金贤;陈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B3/00 | 分类号: | G07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明信片 自动 售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明信片自动售票机的出票模块,属于明信片自动售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现有技术不缺打印票的自动售取票机,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景区选择使用明信片门票,对明信片自动售票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但至今市面上还没有能售取明信片的自动售票机,这主要是因为缺少能准确控制分离明信片的出票模块,许多厂商曾跃跃一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明信片出票模块是整台自动售票机的核心模块,其对明信片分离数量的精确控制直接制约了整个分自助设备的可运行性。经调研,目前我国自行设计的明信片出票模块分离和出双控制方面是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明信片出票模块,容易出现出票不畅和出双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明信片自动售票机的出票模块,所述出票模块依次包括供信分离区,阅读区,收容区,下票区;所述供信分离区设有分离机构1,分离机构1包括皮带轮1d、摩擦带1c、反向阻尼轮1b、L形挡板1a;皮带轮1d带动摩擦带1c转动,摩擦带1c带动明信片向前输送,L形挡板1a下部具有倾角,使明信片形成叠瓦状;反向阻尼轮1b由马达驱动,使得底票上方的第二张票受到反向推力,以起到阻止其向前移动、同底票一起被分出的作用;所述阅读区的扫描结构3进行出双扫描检测和条码扫描,若检测结果为正常则进行条码扫描,否则进行收容动作;所述收容区设有收容机构,所述收容机构由电磁铁控制翼门4上下摆动,使明信片落入翼门4前端下方的收容位置或经下票机构5出票。
本技术方案旨在能够解决以下三点主要问题:
1、提高成功分离率。出票的稳定性取决于分离机构,现多家厂商在明信片分离这块存在技术缺陷,他们的分离结构容易出现卡塞等问题,且对此没有应对措施,即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出票模块就不能正常工作,需要人工干预才可继续运行。通过研发明信片出票模块此项目,从机械机构上来提高分离成功率和分离稳定性。
2、减少出双率。明信片在分离时易出现出双情况,由于每一批明信片的印刷和制作上有些许差异,出双不可不免,现从分离机构这个源头上减少明信片出双概率。
3、加强对异常情况的可控性。出票的可靠性取决于对异常情况的控制、处理和保证机器能继续运行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出票模块易出现出双、收容失败和清暂存失败等异常情况。对于这些问题,现开发一套可靠的监控系统,并配合光机电技术加入多个监测点以对明信片在模块中各个位置的状态进行判断,并相应的做出应对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反向阻尼轮1b上方设有弹簧,用于调节反向阻尼轮1b的纵向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分离机构,所述辅助分离机构包括辅助电机、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与供信板2连接,程序收到分离失败信号后,启动辅助分离机构,辅助电机旋转,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供信板前端上下摆动,使其拨动未成功分出的明信片,将其出票位置矫正,然后再次启动分离电机,继续进行分离操作。
进一步的,还包括下票暂存机构,所述下票暂存机构的下部设有暂存电磁铁与下票翻板,出票落入下票暂存机构暂存,等所需明信片全部分出后,吸合暂存电磁铁,带动下票翻板向下打开,实现明信片整叠一次性落入取票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实现明信片门票的自动分离;
2.可实现明信片出双检测和控制;
3.可实现对明信片门票上的条码有效性进行自动检测和剔除;
4.可实现对明信片门票上的条码是否连号进行自动检测;
5.可实现对明信片数量的自动清点工作。
6.通过L形挡板、反向阻尼轮,有效实现单封分离。
7.出双检测通过才进行条码扫描,可靠性更好。
8.增加辅助分离这一应对机构,该结构的实质就是模仿人手,去拨动明信片堆的底部,将明信片调整到良好的分离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出票模块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出票模块内部结构的俯视图,显示了功能区划分。
图3是出票模块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分离机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出票模块增加辅助分离机构和下票暂存机构后的主视图。
图6是出票模块增加辅助分离机构和下票暂存机构后的剖视图。
图7是出票模块增加辅助分离机构和下票暂存机构后的左视图。
图中,1.分离机构,2.供信板,3.扫描机构,4.翼门,5.下票机构,1a.L形挡板,1b.反向阻尼轮,1c.摩擦带,1d.皮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庭报警系统
- 下一篇:基于惯性测量单元与RGB-D传感器的三维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