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89727.2 | 申请日: | 201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孝龙;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7/0413;H04B7/04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编码矩阵指示 上行信道矩阵 终端 传输模式 信道矩阵 方法和装置 闭环模式 开环模式 数据传输 下行 匹配 数据传输性能 传输效率 信道空间 信息确定 选择传输 选择数据 配置 传输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信道矩阵信息;所述信道矩阵信息为: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中的任意一项;根据所述信道矩阵信息确定采用闭环模式以及开环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性能,并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性能选择数据传输的模式,所述数据传输的模式包括:开环模式,闭环模式。采用了速度以及信道空间相关性来确定传输模式,可以更加准确的选择传输模式,从而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发射功能的装置在配置了多根天线的应用场景,例如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通常采用预编码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
以下行数据传输为例,基站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时会使用预编码矩阵,根据该预编码矩阵的获得方式,可以进一步将传输分为开环预编码传输模式和闭环预编码传输模式。其中开环预编码传输模式一般简称为开环模式,开环模式由基站选择预编码矩阵,终端无需反馈预编码矩阵;闭环预编码传输模式一般简称为闭环模式,闭环模式需要终端反馈预编码矩阵,基站结合终端反馈选择预编码矩阵。
闭环模式下终端反馈预编码矩阵存在时延,所以终端的移动速度对闭环模式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开环模式与闭环模式能够达到的性能相比,通常认为速度越高开环模式能够达到的性能越好,反之速度越低闭环模式能够达到的性能则越好。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一般采用的方案为:根据移动速度判决使用开环模式还是闭环模式模式,具体为:移动速度低时使用闭环模式,中高移动速度时使用开环模式。
现有技术中,仅根据终端的移动速度确定传输模式的情况下,数据的传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可以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测量量以及预设值;所述测量量包括: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以及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
根据测量值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数据传输的模式,所述数据传输的模式包括:开环模式,闭环模式。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信道矩阵信息;所述信道矩阵信息为: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所述信道矩阵信息确定采用闭环模式以及开环模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性能,并根据确定的数据传输性能选择数据传输的模式,所述数据传输的模式包括:开环模式,闭环模式。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测量量以及预设值;所述测量量包括:终端当前的移动速度以及终端当前的信道相关性;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测量值与预设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数据传输的模式,所述数据传输的模式包括:开环模式,闭环模式。
一种传输模式配置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道矩阵信息;所述信道矩阵信息为: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的上行信道矩阵最匹配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终端的上行信道矩阵和终端当前下行的预编码矩阵指示中的任意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89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