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0680.1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亮;孙照富;魏中青;宁堃;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F27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束 熔炼炉 整料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束熔炼炉又称为电子束轰击炉,它是利用高速电子的动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使金属熔化的一种真空熔炼设备。其中,整料进料机构是电子束熔炼炉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是让金属原料棒不断地向前移动,以确保电子束对金属原料逐点熔化。
对于金属原料棒这种原料,送料后到达的位置如有偏离,则会影响熔化的功效,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电子束熔炼炉进料机构功能相对单一,容积能力有限,已不能满足金属原料棒这种性质的原料的进料需求,亟待优化。
本申请人亦曾对该装置进行了改造设计,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5667757;发明名称:一种电子束熔炼炉用整料进料装置),其主要是为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冶金物理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解决了当坯料直径大于坩埚直径或坯料弯曲变化较大超出坩埚直径时无法化料的问题。但其还存有许多缺陷,优化机构已成为必然所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包括:带有箱门的箱体、进料车、推料装置、摆料装置、真空系统及电控系统;所述箱体的前端与炉室连接并联通形成真空工作环境室,其底部设有支架;所述进料车置于箱体内且前端向外延出,后端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推料装置具有一推动物料行进的推料杆;所述的摆料装置包括一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的丝杠和套设在丝杠上的螺母座;所述的真空系统为电子束熔炼炉的炉体提供真空环境;所述的电控系统为本进料机构的各电器部件提供电动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的上方开设箱门口,一箱门与箱体通过铰链相连,该箱门的启闭通过一组液压缸的往复运动实现控制;
所述进料车由支架、滚轮排和料架组成,支架呈U型槽结构,支架上平行设置一排以上的滚轮排,每一滚轮排由若干平行排列的滚轮组成,各滚轮两端内侧装有粉末冶金带挡边筒形轴承;
所述摆料装置的螺母座上设有一圆键,该圆键嵌入进料车的支架上开设的一长孔内。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所述箱门和箱体之间采用双密封结构,具有两个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在两个环形密封槽中间加设一个用于抽气的槽,该槽上开有一组与真空系统相连通的抽气口。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还至少具有下列结构中的一种:
1)每个滚轮上留有通气孔;
2)箱门的外侧焊有纵横交错的筋板;
3)所述进料车的滚轮排下面放置有集料板;
4)在进料车的两端装有一对相互间距离可调的料架;
5)在箱体支架的底部设有可微调进料箱高度的调整板;
6)箱体的侧面和底面焊有筋板,筋板的端部开有孔。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在所述摆料装置的丝杠上且位于箱体与螺母座之间套有两个可伸缩式的焊接波纹管,通过法兰与箱体及螺母座连接在一起,连接处装有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焊接波纹管的外部装有护套。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所述推料装置放置在箱体的后面,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杠来控制推料装置的推料杆前行或后退。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所述推料杆采用内外嵌套式结构,是把三个内径不同的水管套在一起,组成两层水套,水套中通有冷却水。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所述推料装置与箱体之间采用动密封筒实现动密封连接,该动密封筒的两端分别装有两对骨架密封圈,每对骨架密封圈中间用压套隔开,动密封筒上开有进油孔,并装有针阀式注油杯。
所述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中,还至少具有下列结构中的一种:1)各骨架密封圈外侧装有用来支撑推料杆的锡青铜导向套;2)导向套的外侧设有防尘圈;3)动密封筒的中间留有抽气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整料进料机构,它采用水平辊道推料方式送给金属原料,水平辊道的前端可以摆动,以调整原料熔化的位置,进料速度和摆动速度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能够便于调速和控制。
本发明的优点是:功能多样,操作方便,容积能力大,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 为本发明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右视)。
图3 为本发明电子束熔炼炉整料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4 为本发明进料车结构示意图(右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0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