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经纱张力均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92057.X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9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东;陈栋;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B23/06 | 分类号: | D06B23/06;D02H1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经纱 张力 均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经纱张力均衡器。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现在纺织工业机械化程度高,传统纺织中的各个工艺步骤均可通过机械设备取而代之,例如整经机、浆纱机、织机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各类整经机、浆纱机中需要将纱线从筒子架上引至导纱装置,而传统的导纱装置是一种在一款平板上设置多个导纱磁眼的导纱板,方便使用时纱线从导纱磁眼中穿出的辅助设备,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导纱磁眼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易导致从筒子架到导纱装置的导纱距离误差偏大,致使引纱张力严重不均匀,张力误差率达100%以上,同时由于其结构的固定,在设备进行张力微调时显得尤为不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纱线从筒子架上引至导纱装置的导纱距离误差偏大确保引纱张力均匀,同时使用方便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经纱张力均衡器,主体为导纱板,包括支架,支架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支架顶部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水平面的矩形导纱板,导纱板上设有导纱磁眼,导纱板为弧形板,导纱板四周边框为矩形,内部为向任意一侧凹陷的球面,球面弧度为40°~90°,球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导纱磁眼。
进一步的,导纱磁眼为直径5~10mm的圆形通孔,导纱磁眼两端与导纱板表面连接处为弧形。
进一步的,底座上表面横向中轴线上设置有滑轨,支架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滑轨与滑块配合连接,滑块沿滑轨方向前后滑动。
进一步的,支架包括支架A和支架B,支架B设置在支架A内部空腔,支架A顶端设置定位旋钮,支架A底部固定连接滑块,支架B顶端设置导纱板。
进一步的,支架A内壁轴向设置有直线形定位槽,支架B外壁相应位置设有直线形卡条,卡条外部轮廓与定位槽内腔轮廓相同,卡条沿定位槽方向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支架B上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设置在支架B上任意位置,支架B顶部导纱板通过旋转装置在90°~105°范围内进行前后角度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的导纱板改造为弧形板,在纱线穿过导纱板是起到聚焦的作用,从而减小纱线从筒子架上引至导纱装置的导纱距离偏差过大以避免引纱张力误差偏大,同时支架为可活动式,方便操作人员根据需要进行微调,使用方便。
(2)发明中导纱磁眼为直径5~10mm的圆形通孔,导纱磁眼两端与导纱板表面连接处为弧形,纱线穿过导纱磁眼时接触面平滑,减少了纱线断头几率。
(3)底座上表面横向中轴线上设置有滑轨,支架下端固定设有滑块,滑轨与滑块配合连接方便在使用中对导纱板在横向进行微调。
(4)其中的支架包括支架A和支架B,支架B设置在支架A内部空腔,方便在使用中对导纱板在纵向进行微调,并且支架A内壁轴向设置有直线形定位槽,支架B外壁相应位置设有直线形卡条,防止支架A和支架B由于纱线拉拽导致转动,从而影响导纱效果。
(5)在本发明中支架B上设有旋转装置,支架B顶部导纱板通过旋转装置在90°~105°范围内进行前后角度调整,方便根据设备的型号,所用纱线的种类在仰角上进行变化,适应多种整经机、浆纱机使用要求,扩展该设备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导纱磁眼横截面结构细节图;
图4为滑轨与滑块连接细节图;
图5为支架A和支架B连接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20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