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栗香带花香型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94697.4 申请日: 2014-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4430996B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陈常颂;王秀萍;陈泉宾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55015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栗香带 花香 乌龙茶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栗香带花香型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上世纪80年代初掀起的“乌龙茶热”的升温,福建乌龙茶新产品的研发也不懈进取,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于闽南乌龙茶传统工艺,集成了区域品种、台湾制法、高新技术等,衍生了清香型乌龙茶等新产品。清香型乌龙茶外形圆结紧实,色泽润绿,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更清香,高雅悦鼻,花香显,滋味醇和鲜爽,因而2001年前后在国内外市场异军突起,迅速走俏。然而,近年来茶叶消费市场中铁观音(浓香型和清香型)独领风骚的市场格局已经逐渐改变,红茶、大红袍、黑茶、白茶等茶类的热销分流了铁观音市场,使其有所下滑。在应对产能过剩、政策制约、质量问题以及茶市热点转移等问题的同时,研发新风味、新形态、多元化的新产品更成为提升闽南乌龙茶茶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福建传统乌龙茶的初加工工艺流程基本为:鲜叶→萎凋→做青(摇青与晾青相互交替)→杀青→揉捻(包揉造型)→烘干→毛茶,各工艺环环相扣,相互协调。不同品类和工艺的乌龙茶加工工序基本一致,其品质特征的差异主要是由各道工序不同的参数、程度控制等造成的,其中鲜叶是基础,“做青”则被视为乌龙茶加工最关键的工艺。因此,新产品研发的着力点主要集中于采用新品种(系)的鲜叶和改变做青工艺,本发明正是基于这两个重要突破口研制新型乌龙茶产品。

新选308(春闺)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育成的乌龙茶新品种,属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其春季茶梢干物质中生化成分丰富,水浸出物达41.4%,其中约含茶多酚17.83%、游离氨基酸4.2%、咖啡碱3.75%,且产量较高,制乌龙茶、绿茶品质均优,制乌龙茶冲泡后茶汤有特殊花香,滋味醇厚,有甘韵,制绿茶茶汤花香亦显,滋味浓爽,适宜在福建省乌龙茶、绿茶产区推广应用。在做青工艺上,本发明采用轻发酵做青技术及空调等温湿度调控设备,对传统闽南式乌龙茶工艺进行改进,从而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乌龙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栗香带花香型乌龙茶的加工方法,采用轻发酵做青技术及空调等温湿度调控设备,对传统闽南式乌龙茶工艺进行改进,从而制成具有特殊风味的乌龙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栗香带花香型乌龙茶的加工方法,将鲜叶经过凋萎、做青、杀青、包揉造型、干燥、精制、焙火工序制作出栗香带花香型乌龙茶。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晴天12:00至15:00,采摘春季茶树第一批小至中开面3~4叶梢;

(2)萎凋:鲜叶回加工场后先置于清洁、阴凉处摊放,厚20~30cm,待阳光较弱时,再移到室外,鲜叶按照0.5kg/m2薄摊于洁净的布上晒青,历时30~60min,失水率为4.5~7.0%,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叶质柔软,闻之清香带花香,晒青结束后及时将茶青移至做青间,摊于水筛上晾青;

(3)做青:采用空调控制做青间温度在19-22℃,相对湿度63-67%,采用竹笼摇青机摇青,转速23r∕min,每次摇青后将青叶均匀摊于水筛上凉青;具体做青参数如下表所示。

表1 做青工艺参数表

(4)杀青:在次日12:00前后,采用液化气杀青机杀青,温度300℃,每锅投叶量1.5kg,每锅杀青历时2min;

(5)包揉造型:按闽南乌龙茶工艺造型方法【参见文献2:张方舟,张应根,陈林.闽南乌龙茶的制法[J].中国茶叶,2003(2):21-22.】;

(6)干燥:采用6CH-575烘焙机,摊叶厚1cm,70℃烘温下历时2.0h左右烘至足干,毛茶含水率为5%~6%;

(7)精制:拣剔毛茶中的茶梗,去除黄片、粉末;

(8)焙火:采用6CH-575烘焙机,摊料厚2cm,120℃下烘焙2.5h后及时下机,置于通风、干燥、洁净的空间迅速冷却至常温,成茶密封并放避光、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发明制作的乌龙茶,其干茶颗粒紧结,色泽乌绿微带白霜,有浓郁的栗香带花香;冲泡后汤色浅橙黄、明亮;香气显,栗香带花香,还微带甜味;茶汤中香气明显,滋味醇爽、回甘;叶底黄绿、亮、匀整;耐冲泡。与清香型乌龙茶相比,兼有栗香、花香复合香气,茶汤适口性好,融有乌龙茶、绿茶的共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成品干茶的色泽与外形。

图2为冲泡后的茶汤与叶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4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