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脑部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795122.4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10;A61K35/51;A61K35/413;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脑部 不足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脑部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脑部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急性脑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只占身体总重量的2%,但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功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
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 在“脑梗死” 和“老年痴呆症” 的发病前期都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以往多数患者应用西药治疗, 短时间内可能有一定疗效, 但西药多有副作用,长期应用部分药物可能产生依赖性。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许多疾病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且副作用小,不易产生依赖性,可从总体上增强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肯定、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脑部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脑部供血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厚朴5-20份,西河柳5-15份,谷芽1-10份,白芍5-25份,合欢皮 5-15份,磁石10-30份,远志5-15份,猴枣1-10份,鹤虱1-10份,川芎5-10份,龙船花5-15份,五加皮1-10份,秦皮1-15份,脐带1-5份。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厚朴: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西河柳:性味:甘、辛,平。归经:入心、肺、胃经。主治: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谷芽:性味:甘,温。归经:入脾、胃经。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经:肝、脾经。 功效: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合欢皮:性味:甘,平。归经: 归心、肝、肺经。功能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磁石:性味:咸,寒。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远志:性味:苦、辛、温。归经:归心、肾、肺经。功效: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猴枣:性味:苦;微咸;性寒。归经:归心;肺;肝经。功效主治:清热镇惊;豁痰定喘;解毒消肿。主痰热喘咳;咽痛喉痹;惊痫;小儿急惊;瘰疬痰核。
鹤虱: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归经:归脾;胃;大肠经。功效:杀虫消积。主蛔虫病;晓虫病。
川芎:性味:辛,温。归经: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龙船花: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压;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疮疡疖肿。
五加皮:性味:辛、苦,温。归经: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秦皮:性味:苦、涩,寒,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脐带:性味:甘咸,温;归经:入心、肝、肺三经。功能:益肾,纳气,治虚劳羸弱,气血不足,肾虚喘咳。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用开水浸泡1小时后煎煮,煎煮时水份超过中药3-5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50分钟后,过滤倒出药液即可服用,分早晚,一日两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英;,未经刘瑞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5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