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795338.0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娟;黄祖强;阮恒;胡华宇;黄尚顺;冯振飞;黄爱民;杨梅;覃宇奔;覃杏珍;李志霞;朱园勤;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L27/06;C08L25/06;C08L97/02;B29B7/00;B29C51/00;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短纤维 制备 复合材料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木塑复合材料组分包括短纤维、长纤维、塑料、偶联剂和助剂,其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
短纤维 20-60
长纤维 5-30
塑料 30-70
偶联剂 0.5-5
助剂 1.5-10
所述短纤维为木薯酒槽、剑麻渣、造纸污泥和锯末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所述长纤维为木纤维、剑麻纤维、竹纤维、棉纤维和甘蔗渣纤维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润滑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剂,其中各成分重量份数比为30-70:5-30:5-50;
所述润滑剂为油酸酰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多元醇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所述热稳定剂为钡锌复合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二月桂酸二正基锡、硫醇丁基锡、 硫醇辛基酯和稀土稳定剂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所述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季戊四醇四(双-T-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种所述的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取木薯酒槽、剑麻渣、造纸污泥、锯末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的短纤维,在100-120℃高温下烘干,使其含水量≤5%,粉碎至40-100目,得到短纤维粉末;
(2)加入长纤维高速混合:将上述短纤维粉末放入混合机中,并加入偶联剂和长纤维高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
所述短纤维、长纤维和偶联剂的各成分重量份数比例为40-85:10-55:1-10
(3)机械活化偶联固相改性:将上述混合纤维和磨介质堆体积按照100g: 200-500ml的比例加入搅拌球磨器中,在转速为300-700rpm和50-80℃恒温水浴温度下高速搅拌反应,达到10-50min活化时间后,停止加热和搅拌,快速冷却,取出原料和磨球,并将它们分离,得到改性纤维;
加入塑料高速混合:将上述得到的改性纤维与塑料及助剂进行高速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所述改性纤维、塑料、助剂各组分成分重量份数比例为:25.5-67.5:30-70:1.5-10;
塑炼:将混合物料输送到到开炼机高温塑化;
热压成型:将塑炼后的混合物料装入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高温高压至粉料熔结成密实材料后,恒压冷却至室温模压成型,得到木塑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所述的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高速混合在高速混合机中,调节转速为800-1500rpm高速下混合1-3min,得到混合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所述的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是在150-165℃高温下塑化5-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是在温度为160-200℃和压力为5-9MPa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一种利用短纤维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拉伸强度32-50MPa、弯曲强度为45-80MPa、冲击强度12-18KJ/m2、含水率为1.8-3.5%和相对密度 0.8-1.05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大学;广西三晶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5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压缩变形氟橡胶预混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医用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