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7234.3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伟;孙奉仲;董沛鑫;程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管束 特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左侧为进风口,所述进风管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轴流风机、风道闸门和文丘里段,所述文丘里段右侧连接第一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内部设有皮托管,皮托管与微压计相连,所述第一直管段右侧连接有可更换的换热管束试验段,所述换热管束试验段右侧接有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二直管段右侧为排风口,所述换热管束试验段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温度传感器Ⅰ,所述温度传感器Ⅰ与数据采集器Ⅰ相连,数据采集器Ⅰ逐时测定换热管束试验段进风口和排风口的风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试验段的下端连接进水管,所述换热管束试验段的上端连接出水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通过转子流量计和离心水泵与恒温水浴相接,所述出水管与恒温水浴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试验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Ⅱ,所述温度传感器Ⅱ与数据采集器Ⅱ相连,数据采集器Ⅱ逐时测定换热管束试验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末端连接有放气阀,放气阀与换热管束试验段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恒温水浴为可设置温度和记录加热时间的电加热恒温水浴。
7.一种用于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恒温水浴进行充水,设定温度并加热;
步骤2:开启离心水泵,低速运行,直到换热管束试验段中的空气排空,进水管末端的放气阀处溢出水;再高速运行离心水泵,直至工况稳定,即换热管束试验段进水管和出水管数据采集器Ⅱ测定的水温相同;
步骤3:开启轴流风机,并将风道闸板全开,最大风速运行,待工况稳定,读取恒温水浴的加热装置频繁开启的时间段,用于校核换热管束试验段的水侧吸热量和加热量的热平衡;
步骤4:读取数据采集器Ⅰ的进风口和排风口的风温,读取数据采集器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温,并采用“九宫格”法,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得到进风管道横截面的平均风速;
步骤5:调节风道闸板的开度大小,待工况稳定后,重复步骤4,得到不同风速下进风口和排风口的风温和进水口和出水口水温,以及进风管道横截面的平均风速;
步骤6:处理实验数据,去除试验坏点,即热平衡误差超过10%的试验点,计算换热管束的换热系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管束换热特性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处理实验数据的步骤如下:
(6-1)计算总体换热系数;
根据总体换热量Q=KAΔt,得到总体换热系数其中,A为实验管段总面积,Δt为叉流的对数平均温差;
根据逆流对数平均温差对叉流对数平均温差Δt进行修正,其中Δtmax为两种流体的进出口的最大温差,Δtmin为两种流体的进出口的最小温差,并查温差修正系数图得到修正ψ值,得到叉流对数平均温差Δt=ψ·Δtm;
(6-2)计算换热管束试验段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
先计算水侧流态满足Seider-Tate关联式的适用条件,可计算得到努谢尔数Nuf,并根据其中d为管径,hf为流体侧对流换热系数,λ为导热系数,可计算得到水侧的对流换热系数
其中h1为水侧的对流换热系数,λ为导热系数,Nu1为水侧努谢尔数,d为管径,Re1为换热管水侧雷诺数,Pr1为普朗特数,d为管径,L为管长,η1为流体温度下的动力粘度系数,ηw为壁面温度下的动力粘度系数;
根据
其中K为总体换热系数,h1为水侧的对流换热系数,δ为换热管束壁面厚度,λ为导热系数,h2为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可求得空气侧的对流换热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72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