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调光玻璃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7591.X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43;G02F1/1347;G02F1/1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调光 玻璃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基体层、近晶相液晶混合层、第二基体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第三基体层,第一基体层朝向近晶相液晶混合层的表面上、第二基体层朝向近晶相液晶混合层的表面上分别镀附有使近晶相液晶混合层产生遮影效果的第一、第二透明电极层,第二基体层朝向电致变色层的表面上、第三基体层朝向离子存储层的表面上分别镀附有使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共同作用下产生遮光效果的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当同时遮影和遮光时,通过对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的直流电信号的控制,使电致变色层中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使离子迁移,对外呈现暗状态来实现遮光,然后通过对第一、第二透明电极层上的脉冲信号的控制,使近晶相液晶混合层中的近晶相液晶变为乱序排列形态,对外呈现雾状状态来实现遮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晶相液晶混合层由近晶相液晶、导电物和间隙子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致变色层为氧化钨薄膜、氧化钼薄膜、氧化钛薄膜、氧化钨与氧化钼混合薄膜或氧化钨与氧化钛混合薄膜,所述电解质层由固体电解质材料制成,所述离子存储层为固态离子导电材料制成。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步骤:
1)在所述第一基体层的一表面上完成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镀附,在所述第三基体层的一表面上完成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镀附,以及在所述第二基体层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完成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镀附;
2)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涂覆所述电致变色层;
3)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通过点胶、辊涂或狭缝式涂布的方式依次涂覆上所述电解质层、所述离子存储层,并在所述电解质层和所述离子存储层的边缘涂覆上边框胶;
4)通过真空硬对硬、软对硬或辊轮层压的方式在涂覆好的所述离子存储层上贴合镀附有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所述第三基体层;
5)通过UV固化或加热到100摄氏度~250摄氏度的方式对3)中的边框胶进行固化;
6)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上涂覆所述近晶相液晶混合层,并在所述近晶相液晶混合层的边缘涂覆上边框胶;
7)通过真空硬对硬、软对硬或辊轮层压的方式在涂覆好的所述近晶相液晶混合层上贴合镀附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所述第一基体层;
8)通过UV固化或加热到100摄氏度~250摄氏度的方式对6)中的边框胶进行固化;
9)完成所述多功能调光玻璃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75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下一篇:防风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