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文丘里效应的自动分次加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98343.7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8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文娟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文丘里 效应 自动 加水 装置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煮汤圆的炊具。
背景技术
汤圆是中国传统的食品。煮汤圆的过程如下:将汤圆生坯放入锅内沸腾的水中,用勺子搅动一下水中的汤圆,以防汤圆粘住锅底。将水煮至沸腾(通常这时候汤圆在水中浮起),往沸水中加入一些常温水(俗称冷水),继续煮汤圆。此后,逢水沸腾即加常温水,这样,共加三次常温水,当第三次常温水加入后,待锅内的水沸腾后,汤圆才能熟透,才可以出锅食用。通常这个煮汤圆规定的时长约为10至15分钟。往沸水中加常温水的原因在于,汤圆的外层先煮熟了,但汤圆中心却未熟。如果不加常温水,则汤圆的外层因为过熟,结构变得松弛,导致汤圆的外层不能包裹住未熟的汤圆芯,以至于汤圆的外层裂开,汤圆芯暴露在沸水中。如果是芝麻馅芯的汤圆,则整锅汤圆的水将漂浮着黑乎乎的芝麻馅了。
煮汤圆的需时约为10至15分钟,煮汤圆的人往往在汤圆在锅子里煮的时候,觉得等在锅子旁边浪费了时间,总是再去做一些别的小事情,这样,常常忘了按时往沸腾的水中加常温水,导致汤圆的外层的过熟而破裂,汤圆中的馅芯,特别是芝麻馅芯发散开来,结果弄得整锅汤圆一塌糊涂,同时也浪费了食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人值守的,能够自动分时往锅内沸腾的水中加常温水的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设有水密封沟的锅和锅盖单元,所述锅盖单元包括锅盖、盛水器、多根立柱、柱塞、柱塞室、弹簧、导流管、气压管、蓄水盆、3个通气管、抽吸管、文丘里管;锅盖通过多根立柱与盛水器连接,该锅盖的下端插入所述锅内的水密封沟中,水密封沟设有用于密封的水;所述盛水器中设有常温水;盛水器与锅盖之间设置柱塞、柱塞室、弹簧、导流管、气压管和蓄水盆;柱塞室呈垂直状,且与文丘里管、气压管、通气管平行,柱塞室的下端连接抽吸管的一端,抽吸管的另一端位于文丘里管内,其端口与文丘里管内的最细处齐平;柱塞室的上端连接三个通气管的一端,通气管的另一端位于盛水器内,且高于盛水器;柱塞室上端的一侧与导流管的一端垂直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气压管垂直连通;气压管的上端位于盛水器内,且高于盛水器,气压管的下端连接蓄水盆;蓄水盆的下端连接一螺旋节流管,该螺旋节流管穿过锅盖进入到锅内;盛水器通过进水口与柱塞室连通;柱塞上部设有能堵住进水口的针型栓;
当聚集在锅内的蒸气快速通过喷气管喷出时,抽吸管内形成负压,外界大气压通过通气管作用于柱塞,柱塞克服弹簧弹力,向抽吸管移动;盛水器中的常温水通过进水口、柱塞室、导流管、气压管进入蓄水盆内,并通过螺旋节流管进入锅内;
使用方法:持续加热,当锅内的水沸腾时,将待煮的汤圆放入锅内的沸水中,锅内的水停止沸腾;用勺子搅动一下锅中的汤圆,使汤圆不粘在锅底上;然后在锅内的水密封沟中加入用于密封的水;并将锅盖单元放在锅上,锅盖的下端插入所述锅内的水密封沟中,在盛水器内加入常温水;当锅内的水被持续加热至沸腾时,进入自动加常温水阶段:
聚集在锅内的蒸气快速进入文丘里管,经过文丘里管最细处的蒸气流速更加变大,根据文丘里效应,气流流速加大,压强会随之降低,文丘里管最细处的气压远小于大气压,抽吸管内形成负压,外界的大气压通过三个通气管作用于柱塞,柱塞克服弹簧弹力,向下移动,柱塞上的针型栓离开进水口;这时,盛水器中的常温水通过进水口、柱塞室、导流管、气压管进入蓄水盆内,并通过螺旋节流管缓慢进入锅内,锅内的水得到冷却而停止沸腾;蒸气减少,直至消失,文丘里管最细处的压强变大,外界与文丘里管内压强差消失,弹簧的弹力将柱塞朝进水口方向推动,最后柱塞上的针型栓堵住了进水口;导流管、气压管和蓄水盆中的常温水继续通过螺旋节流管流入锅内,锅内的水温持续下降;直至蓄水盆和螺旋节流管中的常温水全部流入锅中;在进入自动加常温水阶段的过程中,锅内的水一直被持续加热;然后,锅内的水又一次沸腾;
此后,自动分次加水装置重复上述进入自动加常温水阶段的运作过程;
当第三次加入常温水后,待锅内的水沸腾,就可从锅内沸腾的水中捞出煮熟的汤圆。
该装置设计方法:
设计目标为煮制换算成容积为A的汤圆的无动力加水装置,
锅中水密封沟以下部分的有效容积为A的10倍以上;
蓄水盆和螺旋节流管的总容积为A;
螺旋节流管的口径和展开长度应确保在15秒时间内须有水量为A的水从蓄水盆通过螺旋节流管流入到锅内;
进水口、导流管和气压管的口径应大于螺旋节流管的口径,以确保在蓄水盆内的水通过螺旋节流管流入到锅内之前,蓄水盆和螺旋节流管已经充满了常温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文娟,未经杜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98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