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饼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0679.2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万盛区盛泉茶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8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饼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饼:又称饼茶、团茶。北宋初“丁晋公为福建转运使始制凤团”,后又作龙团。欧阳修《归田录》:“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龙团风饼作为宫廷贡茶,一直沿用至明朝。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茶饼制作工艺影响着茶饼的色、香、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茶饼制作工艺,能够制作出成色好、口感香的茶饼。
本发明的茶饼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茶;选用一芽一叶、二叶加工好的茶叶进行精选去片末,然后进行打堆拼配,保证所有的紧压产品保持等级的一致性;
S2)称茶;
S3)蒸茶:自动称量机称好之后的茶叶自动下落到蒸茶桶内,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将蒸茶桶内的茶叶蒸软;
S4)压制成型:在压力成型机上将蒸软后的茶叶于模具内压型;
S5)冷却:自然冷却定型,冷却时间1.5-3小时;
S6)烘干;
S7)冷却;
S8)成品检验。
进一步,所述S3)的时间控制3s内,蒸汽量控制在1.2m3/s。
进一步,所述S6)烘干温度30-45℃,直至水分达到8%以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茶饼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茶;选用一芽一叶、二叶加工好的茶叶进行精选去片末,然后进行打堆拼配,保证所有的紧压产品保持等级的一致性;S2)称茶;S3)蒸茶:自动称量机称好之后的茶叶自动下落到蒸茶桶内,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将蒸茶桶内的茶叶蒸软;S4)压制成型:在压力成型机上将蒸软后的茶叶于模具内压型;S5)冷却:自然冷却定型,冷却时间1.5-3小时;S6)烘干;S7)冷却;S8)成品检验。本发明能够制作出成色好、口感香的茶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茶饼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茶;选用一芽一叶、二叶加工好的茶叶进行精选去片末,然后进行打堆拼配,保证所有的紧压产品保持等级的一致性;
S2)称茶;
S3)蒸茶:自动称量机称好之后的茶叶自动下落到蒸茶桶内,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将蒸茶桶内的茶叶蒸软;
S4)压制成型:在压力成型机上将蒸软后的茶叶于模具内压型;
S5)冷却:自然冷却定型,冷却时间1.5-3小时;
S6)烘干;
S7)冷却;
S8)成品检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的时间控制3s内,蒸汽量控制在1.2m3/s。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6)烘干温度30-45℃,直至水分达到8%以内。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万盛区盛泉茶厂,未经重庆市万盛区盛泉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0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塘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富硒保健油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