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苗、成鱼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1171.4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允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养殖 方法 | ||
1.一种鱼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采集鱼受精卵,将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放置于孵化槽,水深0.3米左右处,控制水温10-18℃,在产卵后的第15小时,开始向孵化槽投入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沼泽红假单胞菌(R.palustris);
(2)之后第5至第30天,投放球形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每日投放壶状臂尾轮虫;
(3)从第31天开始至第40天,每日投放足量轮虫和卤虫幼虫,整个培养过程保持水体pH达到7.5-8.0,每天换水率2-3%,循环微流水,氧气充足,鱼苗密度300-500尾/m2;优选地,纯氧增氧,水体含氧量>7.6mg/L,30%水体循环UV(紫外)消毒;
(4)至第41天,鱼苗生长至3-5公分时,将鱼苗投放至循环水鱼种养殖池,移池第一天起,连续3天,向循环系统内每日投放球形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此时鱼种可进行适口饵料的投喂;整个培养过程保持水体pH达到7.5-8.0,每天换水率3-5%,氧气充足,鱼种密度150-250尾/ m3;优选地,纯氧增氧,水体含氧量>7.6mg/L,30%循环水体经UV消毒;
(5)待养殖至8-10公分时,将鱼种移至循环水成鱼养殖池进行生态化养殖,80-150尾/m3,培养180-220天,每日投放足量饵料(优选地,投饵率13-18%:100公斤鱼每日需要投入13-18公斤活饵料;更优选地,随着鱼苗的生长,投饵率下降),此时,从成鱼养殖池排出的水经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整个培养过程保持水体pH达到7.5-8.0,每天换水率3-5%,氧气充足;优选地,从成鱼养殖池排出的水经流化床生物过滤器处理,再经沉淀床沉淀;更优选地,沉淀床和流化床含有包埋体积20%-25%的球形红假单胞菌、10-1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聚乙烯生物膜。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水处理工艺采用水六级处理工艺,具体为:
成鱼养殖池与水处理池连接为一体,水处理池包括粗滤池、微滤机池、流化床、二氧化碳去除床、沉淀床、UV杀菌与加压纯氧增氧系统、集水池,形成6级水处理系统,其中,粗滤池进行1级水处理,微滤机池进行2级水处理,流化床进行3级水处理,二氧化碳去除床进行4级水处理,沉淀床进行5级水处理,UV杀菌与加压纯氧增氧系统进行6级水处理;优选地,二氧化碳去除床架设在流化床上方;优选地,UV杀菌与加压纯氧增氧系统架设在沉淀床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水处理池还包括设置在粗滤池、微滤机池之间的反冲洗池。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成鱼养殖池内的水通过粗滤池的弧形筛进入粗滤池内,再经引水管道接入微滤机过滤后进入微滤机池;优选地,微滤机池内的水进入流化床后(优选地,经水位控制管进入),由潜水泵将水抽到二氧化碳去除床进行二氧化碳去除,再经水位控制管进入到沉淀床,通过表面溢流进入集水池,通过水泵将集水池的水抽出,进入到UV杀菌系统,经过UV杀菌系统后进入氧锥,经过上述六级水处理后的水再返回至成鱼养殖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允,未经马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1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代虫纯种人工感染系统的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