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锁螺套无效
申请号: | 201410801355.0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杰;陈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F16B39/28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锁螺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锁螺套。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行业许多结构件连接中,通常采用带螺纹的螺套进行连接。而螺母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械连接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行业,特别是在航空及汽车产业发动机设计制造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有技术中开始大量使用铝镁基体,同时装配时大量使用过盈螺母,采用过盈螺母在安装时会因为安装力矩过大而损坏基体,同时只能一次安装。当需要重新装配时必须加大螺纹孔,同时采用加大过盈螺母,并且最多重复装配一次。这样对维修带来很大难度,甚至导致更换基体。因此,需要一种防松效果好、安装效率高的连接方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具有安装锁紧力矩,既能保证安装位置可靠性,同时还能避免在安装过程中螺套转动不会损坏安装基体的螺套,具体地说是一种自锁螺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螺套,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外部为外螺纹部份,内部为内螺纹部份,所述外螺纹部份设置为过盈螺纹,在所述外螺纹部份一端设置有安装工艺块,所述安装工艺块与螺母本体为一体成型,在所述外螺纹部份上设置有锁紧部位,所述锁紧部位为在所述外螺纹部份上设置有收口段,所述收口段与外螺纹部份组成自锁螺套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段设置于外螺纹部份中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口段外部套装有密封圈。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自锁螺套,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螺套上设置有安装工艺块和锁紧部位,将螺套安装在基体内,在轴向力和锁紧部位的作用下内螺纹部份产生锁紧力矩,从而具有安装自锁功能,同时不需要专用安装工具,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实现自动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螺纹部份、2-内螺纹部份、3-安装工艺块、4-收口段、5-密封圈、6-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自锁螺套,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外部为外螺纹部份1,内部为内螺纹部份2,所述外螺纹部份1设置为过盈螺纹,在所述外螺纹部份1一端设置有安装工艺块3,所述安装工艺块3与螺母本体为一体成型,在所述外螺纹部份1上设置有锁紧部位,所述锁紧部位为在所述外螺纹部份1上设置有收口段4,所述收口段4与外螺纹部份1组成自锁螺套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收口段4设置于外螺纹部份1中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口段4外部套装有密封圈5。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金属作为螺套材料,最好选用不锈钢材料来加工制作,安装工艺块3在加工时根据不同规格的基体6和使用要求进行控制。同时在加工制作好的自锁螺套内部的内螺纹部份2涂上干膜润滑剂可防止转动咬死情况。如图2所示,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先将螺套拧入到基体6内,然后将安装工艺块3进行拧断,则螺套安全可靠地固定在基体6内。由于设置有锁紧部位,同时在收口段4外部套装有密封圈5,这样就可有效防止螺套松动。另外,由于螺套外螺纹部份1采用过盈螺纹,在外螺纹部份1上设置有收口段4,在轴向力的作用下,通过收口段4使内部的内螺纹部份2产生锁紧力矩,从而实现自锁功能。只要将普通螺柱拧入到本自锁螺套即可正常装配。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自锁螺套,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具有安装自锁功能,同时起到定位的作用,既能保证安装位置可靠性,同时还可保护基体6,在安装过程中螺套转动不会损坏安装基体6,从而可有效保护基体6不会损坏,延长基体6的使用时间,本发明的自锁螺套不需要专用安装工具,易实现自动装配。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在航空及汽车发动机结构件的装配中可广泛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精立航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