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1390.2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梁;尹军峰;郝国双;袁海波;崔娟娟;邓余良;滑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544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加热 茶叶 节能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干燥方式主要包括烘干、炒干、晒干等,相应配套设备包括烘干机(手拉百叶式烘干机、网带式烘干机、链板式烘干机等)、炒干机(锅式炒干机、瓶式炒干机、筒式炒干机等)及晒干辅助设备等,其中晒干作业应用历史最久,但因存在环境制约明显、产品风味品质差等缺点而逐渐被淘汰,如今仅用于制作黑毛茶等低档茶类。烘干、炒干作业目前在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所加工产品的风味品质各有特色。据尹军峰等的研究,炒干工艺有助于获得高锐的香气品质,烘干则利于香气清纯。就烘干设备而言,根据供热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燃柴、燃煤、燃气、电热式等不同类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企业对烘干设备的性能、功效、运行成本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柴、燃煤式烘干设备因环境污染严重而逐渐被其他方式所取代,燃气式烘干设备存在初期投资较高,温控稳定性差等缺点,电热式烘干设备虽具有干净、清洁、操作方便等优势,但传统加热式烘干设备采用电热管式加热,热效率低,运行成本较高,普通中小型茶叶生产企业难以承受,业界正积极寻找一种具有控温精准、热效率高、操作简便、生产量大等特点的新式电热烘干设备;此外,燃油式烘干机是近些年研制成功,且在产业应用反响较佳的一种新设备,但部分区域采集燃油方便性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热管式加热烘干机存在的热效率低、温控不准等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设备,该设备采用电磁加热方式结合油-空气热能交换装置形成热风,通过热风对在制品进行干燥作业;同时借助对烘干机机箱结构、测温控温系统、进风模式等的优化设计,实现干燥工序的节能、简便、高效、优质化作业。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主箱体、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中的上料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中设置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所述的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包括导热油泵、电磁加热装置、设置在烘干机主箱体顶部的油-空气交换室和设置在油-空气交换室一侧的风扇机箱室,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室中设有油-空气交换器,所述的风扇机箱室中设有与油-空气交换器相对的轴流风扇和驱动轴流风扇的运转装置,所述的导热油泵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路连接油-空气交换器,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器通过设置的出油管路连接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与导热油泵连接。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上管路连接油箱,所述的油箱出油口上设有球阀。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中位于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室右下方处固定设置一组风向导流条。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出油管路上设有出油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空气交换器包括一组油-空气交换管。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及输送系统包括上料输送带、冲孔链板输送层和出料输送带,所述的冲孔链板输送层由上下排列的冲孔链板构成,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设有匀叶装置,所述的冲孔链板输送层中最上层的冲孔链板下方设有一组红外传感器。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机主箱体前后两侧各设有一组保温门板。
所述的一种电磁加热茶叶节能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最低端设有余料存储口,所述的出料输送带上端设有出料口。
本发明通过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获得热风及特定的环境温度,随后需要干燥的在制品从上料及输送系统均匀进入烘干机主箱体,在热风作用下蒸发水分、提升香气、改善滋味,作业完成后随出料输送带运行至烘干机外部,完成烘干作业。电磁加热热风发生系统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首先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再通过油-空气热能交换装置加热空气获得热风;由于采用了电磁加热和导热油传输热能的组合方式,一方面利于提高热能利用率,另一方面利于温度的稳定调控。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红外温度测量反馈系统,速度快、精度高,有助于提高对设备温度的精准调控,降低温度波动带来的能耗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余姚市姚江源茶叶茶机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桑叶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