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碳纳米线微阵列电极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1879.X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辉;金妍;刘丹;黄善洛;王晓冬;邵云;许宝建;赵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蓝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重金属 离子 检测 纳米 阵列 电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线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MEMS制造工艺的负性光刻胶碳化工艺,基于因几何结构限制引起负性光刻胶刻蚀速率分布不同的现象,通过控制显影时间来控制亚微米级光刻胶丝线阵列的形成,然后将样品置于体积比为95%N2和5%H2的混合气体保护下,经高温热解形成碳纳米线阵列。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硅片:将硅片浸泡于浓硫酸和双氧水混合液中煮沸,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吹干和烘干;
(2)光刻图形化:在硅片上旋涂负性光刻胶,将前烘好的光刻胶进行光刻处理;
(3)显影:经过曝光的硅片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期间可以轻微晃动显影液,以加快显影速率,再将硅片置于清洗液中清洗,然后甩干,在小微柱之间有亚微米级光刻胶丝线的形成;
(4)热解碳化:将硅片置于退火炉中,体积比为95%N2和5%H2混合气体保护下,热解碳化形成碳纳米线阵列。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步骤(1)所述的混合液中浓硫酸和双氧水的体积比为5:1,煮沸时间为10-15分钟;
(b)步骤(1)所述的烘干温度为180℃;
(c)步骤(2)光刻图形化中在旋涂负性光刻胶之前先将经步骤(1)清洗烘干的硅片置于空气等离子清洗机中清洗1-2分钟,然后旋涂Durimide7510光刻胶,匀胶速率500r/m,时间10-15s,甩胶速率为3500r/m,时间20-40s,置于100℃热板前烘5min;
(d)步骤(2)中光刻是用波长为250-410nm的紫外光曝光处理的,曝光剂量为150J/cm2;
(e)步骤(3)所述的显影液为HTRD2,清洗液为PGMEA;显影、清洗甩光后在小微柱之间有亚微米级光刻胶丝线的形成;
(f)热解碳化退火炉的升温速率为10-15℃/min,温度为900℃,热解碳化时间为1-1.5小时,再以2℃/min速率降温。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步骤(3)光刻处理后在掩膜板上形成50×100的直径为8-15微米间距为8-12微米的透光圆点阵列;
b)步骤(4)热解碳化退火降温至100℃形成碳纳米线阵列。
5.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制备碳纳米线阵列电极用于待测样本中铅离子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出伏安分析法,具体步骤是:
①将所述的碳纳米线阵列电极与电化学分析仪器连接;
②将待测样本与5mL0.1M醋酸/醋酸钠溶液混合;
③将碳纳米线阵列电极下端浸入溶液,开始溶出伏安分析法测定,伏安法分析参数为:稳定电压+0.55V50s,富集电位-0.6V120s,平衡时间40s,方波幅度36mV,电位步进值3mV,频率15Hz,工作电位窗口:-0.6V-+0.2V;溶出峰电流与铅浓度0.1~100μg/L范围内呈现出线性关系,相关系为0.994,检出限为0.16μg/L。
6.由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制备的碳纳米线阵列电极用于待测样本中微量Cu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是:
①将所述的碳纳米线阵列电极与电化学分析仪器连接;
②将待测样本与5mL0.1M醋酸/醋酸钠溶液混合;
③将所述碳纳米线微阵列电极下端浸入待测溶液,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饮料样本中微量铜,初始电位-0.05V,电积电位-1.30V,电位增量0.001V/S,方波频率20Hz,方波幅度0.02V,电积时间100s,平衡时间10s;在pH为4.0的NH4Cl溶液体系中,Cu2+在-0.22V出现灵敏溶出峰,溶出峰电流在Cu2+浓度为0.1-100μg/L时呈现出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蓝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蓝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18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