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2260.0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羽;彭锐;陈丽妹;沈力;张慧;任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灵活 晾衣架 | ||
1.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包括呈“C”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滑轮机构、晾晒机构和传动绳(7),其中,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3)、推动板(4)、滑块(5)和导轨(6),所述的电动推杆(3)的一端固定于机架(1)下部,另一端的推顶杆与推动板(4)相连接,所述的推动板(4)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5)在设于机架(1)两侧的导轨(6)上直线运动;
所述的滑轮机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机架(1)两侧的过渡角轮(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第三滑轮(11)和第四滑轮(12),所述的过渡角轮(8)设置于机架(1)的内侧框架拐角处,所述的第一滑轮(9)位于推动板(4)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滑轮(10)设置于机架(1)的外侧框架拐角处,所述的第三滑轮(11)和第四滑轮(12)分别设于机架(1)的前端;
所述的晾晒机构包括晾衣杆(13)、挂钩(14)和尼龙带(16),所述的晾衣杆(13)通过设于其两侧的尼龙带(16)连接为帘状的晾衣面板,所述的挂钩(14)按一定排列顺序安装于晾衣杆(13)上;
所述的传动绳(7)的一端与晾衣面板的一端相连接,并依次绕过过渡角轮(8)、第一滑轮(9)、第二滑轮(10)、第三滑轮(11)和第四滑轮(12)后与晾衣面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传动绳(7)与推动板(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的内侧拐角角度为β,90°≤β≤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根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等间隔分布,且相间隔的两根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向同一侧偏移一定角度α,5°≤α≤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14)在同一根晾衣杆(13)上的长度相同,且不同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长度由晾衣面板的前端向后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5.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包括呈“C”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导轮组、晾晒机构和带附件同步带(20),其中,
所述的晾晒机构包括晾衣杆(13)和挂钩(14),所述的晾衣杆(13)固定在带附件同步带(20)上连接为帘状的晾衣面板,所述的挂钩(14)按一定排列顺序安装于晾衣杆(13)上;
所述的导轮组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机架(1)两侧的过渡带轮(19)、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第三导轮(23)、第四导轮(24)和第五导轮(25),所述的过渡带轮(19)设置于机架(1)的内侧框架拐角处,所述的第一导轮(21)位于过渡带轮(19)的下方,且第一导轮(21)与过渡带轮(19)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晾衣面板的长度,所述的第三导轮(23)设置于机架(1)的外侧框架拐角处,所述的第二导轮(22)位于第三导轮(23)的下方,所述的第四导轮(24)和第五导轮(25)分别设于机架(1)的前端;
所述的带附件同步带(20)依次绕过过渡带轮(19)、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2)、第三导轮(23)、第四导轮(24)和第五导轮(25);所述的带附件同步带(20)与过渡带轮(19)通过齿形啮合;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过渡带轮(19)同轴连接的从动轮(18)、设于机架(1)内侧框架拐角处的驱动电机和设于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17),所述的主动轮(17)和从动轮(18)通过皮带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的内侧拐角角度为β,90°≤β≤115°。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两根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等间隔分布,且相间隔的两根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向同一侧偏移一定角度α,5°≤α≤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晾衣和收衣转换灵活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14)在同一根晾衣杆(13)上的长度相同,且不同晾衣杆(13)上的挂钩(14)长度由晾衣面板的前端向后端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22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旧式不节能工业干衣机改为节能机的方案
- 下一篇:一种浆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