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改文件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4323.6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4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贾镇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22 | 分类号: | G06F17/22;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改 文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修改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经过近几年的智能设备的发展,应用智能设备的领域越来越多,在日常教学中智能设备也得到广泛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设备展示教学课件,可以更生动的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向网络中的学生进行教学,并通过智能设备将教学过程发送到学生的智能设备中,使教师可以进行异地教学。通过应用智能设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但是,上述的教学方法中,只能教师通过智能设备向学生的智能设备发送已制作好的教学课件或者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书写笔记发送至学生的智能设备上,而学生无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智能设备与教师进行互动,或者学生之间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讨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改文件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了学生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讨论,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修改文件的方法,包括:向多个智能设备发送原始文件,并指示所述智能设备显示所述原始文件;接收多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的更改原始文件的更改指令;记录收到的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并显示所述更改后的文件;向多个所述智能设备发送所述更改后的文件,并指示所述智能设备显示所述更改后的文件。
通过接收多个智能设备发送的更改指令,根据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并将更改后的文件再发送给多个智能设备。使一个智能设备针对原始文件的更改指令获得的更改后的文件可以在多个智能设备中显示,使智能设备的持有者可以看到多个其他智能设备的持有者针对原始文件更改的结果。实现了学生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讨论,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中的时间信息,确定多个所述更改指令的发送时间;计算相邻所述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判断所述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当所述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
由于更改指令由多个智能设备发送的,因此智能设备在发送更改指令时,并不知道其他智能设备是否也发送了相应的更改指令,或对相同位置更改的更改指令。因此,通过判断相邻发送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当时间间隔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的更改后的文件,可以保证更改指令是在其他智能设备发送的更改指令的基础上进行更改的,提高了多个智能设备之间交互更改信息的准确率。
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包括: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中的时间信息,确定多个所述更改指令的发送时间;根据多个所述发送时间,确定发送多个所述更改指令的先后顺序;根据所述先后顺序,按顺序执行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所述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
根据发送更改指令的先后顺序更改原始文件,使智能设备可以有序的根据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的更改后的文件,可以表达出多个智能设备之间讨论的过程。实现了学生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讨论,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包括:针对每个更改指令,根据更改指令更改原始文件,获得更改后的文件;或者根据多个更改指令更改所述原始文件,在所有更改指令均执行后获得更改后的文件。
获得的更改后的文件可以是,每进行一次更改后获得的文件,也可以是进行所有更改后获得的文件。可以完整、简洁的记录更改原始文件的全过程。方便其他智能设备的持有者通过记录或最终文本得知本次讨论的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更改指令中的设备信息,确定发送所述更改指令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在显示所述更改后的文件时,在更改指令对应的位置处标注发送所述更改指令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更改后的文件中标注发送所述更改指令的智能设备的设备标识,有利于其他智能设备得知更改指令的发送者,有利于与相应的智能设备持有者进行讨论。更好的理解其他智能设备持有者的相法,避免出现对同一位置多次更改后无法判断其他智能设备持有的真实想法,更有利于学生通过智能设备进行讨论,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4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