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管材制造工艺及成形复合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4678.5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0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付贵山;许春晖;王跃杰;招锦棉;郭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腾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22 | 分类号: | B21C1/22;F16L9/00;F16L9/14;F16L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1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管材 制造 工艺 成形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以金属管为外层管、非金属管或金属管为内层管的复合管材制造工艺及成形复合生产线。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材料,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金属的复合管材是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于一身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延寿、轻量化、性价比高和节约贵重资源等优点,其市场关注度和学术关注度日见提升。随着各类管材品种服役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和恶劣化,对在各种复杂条件下服役的各类管材与管部件的性能、品种、质量稳定性以及清洁生产等方面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诸如酸性油气天井下用油套管的延寿问题;高含水采油注水管系的耐蚀问题;确保地面集输管和污水处理系统管系的良好整体性问题;稠油集输管系有效保温和抗结块以提高输送效能问题;大幅改善大型海洋浮式生产储卸装备(FPSO)集输管系、污水管系耐蚀、防辐射、隔热、阻燃和轻量化等综合性能问题;煤化工工程煤油浆等多相流体输送管系耐磨蚀、耐冲蚀、抗结块问题,盐碱化工原液、中间产物输送管系防氯离子腐蚀、碱腐蚀和氢腐蚀的问题,等等,业内人士一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有些技术成本低,使用简便(如采用具有缓蚀效应化学药剂或表面喷涂法),但技术可靠性有限,环保也较差,有的则使用可靠性较好,但生产难度较大,高额耗费难以承受且货源稀缺。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对开发高品质、高性能复合材料给予了极大关注,开发、生产、和推广用于现代能源工业、海洋工业、化学工业、环保工业、运输工业以及绿色建材工业的金属与非金属的高性能复合管材的呼声日益高涨。
现有国内外生产应用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管,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不过,产品均局限于中低端品种,使用条件一般以酸碱腐蚀和海水腐蚀为主,对环境的相容性要求不甚苛刻。而在复合工艺上主要采用双层管套拔或内扩的塑性加工来完成层间复合,即通称的机械复合法。采用所谓的冶金复合的钢铁基双层复合管材所占比重目前还相当有限,更别说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管材的应用了。这方面既有经济型问题,也有质量稳定性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传统复合管材的市场竞争力。尽管机械复合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一次性投资少的优点,但所生产的复合管尚不具备高紧密度和高稳定性的层间复合质量,因而难以进入高端制造领域,在能源、海洋、现代煤化工等重大装备的高端制造领域中,层间复合质量及其稳定性对装备的制造质量和使用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一切在客观上就催生了一种新技术开发的需要,以制造出更具竞争力、比传统机械复合管材具有更可靠层间结合质量的高品质复合管材,满足能源、海洋、现代煤化工等重大装备的高端制造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复合管材制造工艺及所用的成形复合生产线,以生产出满足能源工程、海洋工程以及化学工程等重大装备高端制造领域使用要求的复合管材,实现其优质、低碳、稳定、延寿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管材制造工艺,应用于以金属管为外层管、非金属管或金属管为内层管之间的复合,具有如下步骤:
(1)、备料:按技术要求下料制备待复合的内层管、外层管,其中外层管为金属管,内层管为金属管或非金属管;
(2)、套管:按要求将内层管套入外层管内,套合后的内层管外壁与外层管内孔之间的单边间隙量保持在2~15mm,套合好的内外层管通过上料台架上料;
(3)、预热:将套合好的内外层管通过送进装置传送入加热装置,对外层金属管进行预热处理,加热温度为200~900℃,其中内层管材质为非金属时,加热温度以满足实现内层管外表面软化为准;
(4)、热态减径成形:将外层管已预热处理好的内外层管传送入塑性成形复合机进行热态减径成形处理,成形时复合管件的运转速度为5~15m/min,成型后管件的减径量为3~10%;
(5)、冷却:将减径成形好的复合管件送入距塑性成形复合机出口端50~300mm处的冷却装置,采用环状水喷淋方式对复合管件的带温区段进行冷却处理,使内外层管形成高密度的复合结构;
(6)、精整:冷却后的复合管件通过下料台架传送入精整台架,对复合完毕的管件进行矫直、精整、切头处理,检测完毕下料,送入后续工序进行管体加工成最终产品。
优选地,所述的外层管预加热的加热方式为:内层管为非金属时选用远红外加热或感应加热方式;内层管为金属时选用感应加热方式。
所述的热态减径成形方式可以为热态轧制成形、或热态拔制成形、或热态顶推成形,其中顶推成形方式主要适用于内层管为金属管的复合管材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腾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腾田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46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拉丝模及其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连续生产钽或钽合金大尺寸线材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