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5185.3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峰;宗可锋;张学勇;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鑫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4G1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维明 |
地址: | 2564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模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阶段后浇带梁板施工的传统施工方法是后浇带梁板模板随现浇结构梁板一起施工,待现浇结构梁板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时,拆除梁板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保留后浇带梁板部分的模板及支撑体系,待达到设计规定的天数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由于设计一般要求梁板施工完成后60天才能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支撑体系保留时间非常长,影响后续施工,特别是基础需要回填的,由于基础后浇带支撑体系影响,无法回填,严重影响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不影响后续施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的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后浇带内部清理:清理后浇带内留存的杂物、垃圾,清除后浇带钢筋表面的锈蚀及混凝土浮渣;
(2)梁、板模板安装:安装梁模板及板模板,后浇带周圈与梁、板模板之间粘贴防渗漏海绵双面胶条;
(3)吊模支撑体系安装:沿平行于后浇带长度方向布设方木次楞,方木次楞间距不大于200mm,沿垂直于后浇带长度方向,在后浇带板部位上、下方及梁部位上方分别布设双钢管主楞,梁部位下方布设与后浇带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双钢管主楞,两相邻双钢管主楞的间距不大于600mm,后浇带板、梁部位的上、下双钢管主楞之间均通过两道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距离后浇带边部200mm,对拉螺栓加设PVC套管;
(4)混凝土浇筑: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比现浇板(1)的板面低50mm;
(5)封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后浇带梁、板模板,用聚氨酯发泡封堵对拉螺栓孔洞;
(6)蓄水试验:后浇带部位灌水,蓄水24小时后检查后浇带边缘及对拉螺栓孔部位不渗不漏为合格。
所述的步骤6中如果有渗漏现象,采用环氧树脂液压力注浆封闭渗漏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操作简单,采用吊模的方式进行模板施工,不搭设落地模板支撑脚手架,采用对拉螺栓为主要受力杆件,双钢管做主楞,固定模板面板及方木次楞,一般可在移动架体上完成,施工快捷,不影响后浇带下部施工。通过蓄水试验,直接检验后浇带施工质量,杜绝了后浇带施工缝部位后期渗漏隐患。本方法节省了施工人力和物力投入,减少了劳动力和机械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板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现浇板 2、双钢管主楞 3、后浇带 4、对拉螺栓 5、PVC套管 6、板模板 7、方木次楞 8、防渗漏海绵双面胶条 9、斜管 10、竖管 11、扣件 12、梁模板 13、梁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后浇带内部清理:清理后浇带3内留存的杂物、垃圾,清除后浇带钢筋表面的锈蚀及混凝土浮渣;
(2)后浇带梁、板模板安装:安装梁模板12及板模板6,板模板配模时宽度比后浇带宽度每边宽200mm,后浇带周圈与梁、板模板之间粘贴防渗漏海绵双面胶条8;
(3)沿平行于后浇带长度方向布设方木次楞7,方木次楞7间距不大于200mm,沿垂直于后浇带长度方向,在后浇带板部位上、下方及梁部位13上方分别布设双钢管主楞2,梁部位13下方布设与后浇带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双钢管主楞,上、下双钢管主楞之间用对拉螺栓4固定,后浇带板、梁部位的双钢管主楞2上均设置两道对拉螺栓,双钢管主楞2的间距沿不大于600mm,对拉螺栓4距离后浇带边部200mm,其中板部位对拉螺栓直径不小于14mm,梁部位对拉螺栓4的直径为16mm,对拉螺栓4加设PVC套管5;
(4)混凝土浇筑: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比现浇板1的板面低50mm;
(5)封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后浇带梁、板模板,用聚氨酯发泡封堵对拉螺栓孔洞;
(6)蓄水试验:后浇带部位灌水,蓄水24小时后检查后浇带边缘及对拉螺栓孔部位不渗不漏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鑫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鑫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5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加筋土挡土墙墙面变形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检查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