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废料制成的牛饲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5271.4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达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金兰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6;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6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废料 制成 饲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物废料制成的牛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收割之后会残留大量废弃无用的植物下 脚料,对这些下脚料大多是采用堆埋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浪 费。我国也是一个畜牧业大国,关于反刍动物的饲养饲料,有全混合日粮饲料 (TMR),以及其他市场上购买的产品。能否将废弃的植物下脚料与反刍动物的喂 养结合起来,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目前将植物下脚料转化为饲料的方法有青贮和氨化,这两种方法是世界公认 的植物下脚料加工的有效方法,但青贮季节性强,存在着与农争时的矛盾,目 前,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这种矛盾十分尖锐。植物下脚料氨化处理后的粗蛋 白质可提高一倍左右,消化率可提高20%,在低精料饲养的情况下,4千克的 氨化秸杆或节约1千克的精料,这无疑是一种植物下脚料处理的好方法,但氨 源(尿素,液氨等)价格高,饲喂氨化饲料效益增值部分被氨源涨价所抵消,饲 料氨化与农争肥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利用微生物添加剂通过 发酵来处理植物下脚料就有了比较现实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是指栽培粮食作物地上部分除籽实以外的部分。主要是由碳、氢、 氧等元素组成的一系列有机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三种高分子 聚合物,而且含量高。另外还含有一些少量的营养物质,如单宁、果胶质、树 脂、蜡、配糖物以及不可皂化物等。目前我国秸秆饲料主要分为禾本科和豆科 两大类,按产量大小依次以为稻草、玉米秸、小麦秸、豆秸等。秸秆主要成分 为粗纤维,粗纤维是饲料中所有不溶于一定浓度的稀酸、稀碱、乙醇(醚)的有机 物的总称,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缩木糖及镶嵌物质(木质素,角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目前大量存在的农作物废料小麦、玉米秸 秆等用白腐菌发酵降解制备牛饲料的方法。
根据上述目的提出具体方案为:
本发明利用农业废料小麦、玉米的秸秆、大豆秸秆、油菜秸秆和田间杂草 马齿苋、车前草、白刺苋、尖叶苦菜、灰灰菜、蒿类、蒲公英等,经过生物降 解和加入饲料添加剂,制备成牛专用饲料;
1、本发明按重量百分比组成为:65-85%的农作物废料、10-25%的田间杂草、 生物降解剂10%、饲料添加剂3-10%;
所述生物降解剂为白腐菌;
所述饲料添加剂为:胆汁酸、丙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镁、干酵母、谷氨酸 钠,按重量比例为1-2:1-3:1-3:0.5-1:2-5:0.5-1.5;
所述杂草以任意比例任选三种或三种以上混合,在大锅中翻炒,达到含水量 在30%-35%之间;
2、一种植物制成的牛饲料的制备方法
(1)白腐菌种的制备
将白腐菌接种到活化培养上培养,在30℃条件下,活化培养48-52小时;再 将活化培养基得到的白腐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在30℃条件下,扩大培养72小时; 再将扩大培养所得到的白腐菌再一次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第二次扩大培养, 在30℃下,培养48-52小时,菌种数量大于0.8×108个/克;
所述的培养条件都在通风条件进行;
(2)混合发酵
将农作物废料、田间杂草按重量百分比混合,在饲料切割机中,切割为5-10cm 的短条;将白腐菌种用无菌水稀释,加入无菌水的重量比为1-50;再按10%的 接种比将菌液接种到混合物料中,在30℃条件下,发酵培养3-5天,得到的发 酵饲料中按重量比在混合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加入饲料添加剂胆汁酸、丙酸钠、 碳酸氢钠、氧化镁、干酵母、谷氨酸钠;
所述的活化培养基为:葡萄糖20g/l、淀粉20-25g/l、羧甲基纤维素3-5g/l、酵 母粉1-3g/l、蛋白胨、1.5-2g/l(NH4)2SO4、0.5-1KH2P04、0.5-1MgS04,PH=5.5;在 121℃灭菌15-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金兰,未经达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52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