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5480.9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1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2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旱式 水稻 轮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旱轮作是亚洲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稻田耕作制度,也是我国南方主要的耕作制之一。四川省(含重庆市)现有稻田面积330余万公顷,常年实行水旱轮作的稻田在175万公顷左右,分别约占稻田面积和耕地面积的52%和30%。其主要的种植方式为水稻—小麦、水稻—油菜,在四川和重庆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西南地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蔬菜已成为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农业产业。2012年,重庆市的蔬菜总产值达到321亿元,成为全市农业第一支柱产业,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高达16%。
然而,新兴蔬菜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首先,传统的蔬菜连作不但与水稻生产竞争土地,影响着区域粮食安全,还因严重的土壤连作障碍,致使蔬菜产量锐减,品质下降。其次,传统的蔬菜连作大多依靠大量的化肥施用,追求高额的蔬菜经济产出,导致了稻田养分的严重过剩和养分的大量流失,造成了农田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的潜在恶化。此外,以四川和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区,长期以来都是典型的雨养农业,传统的蔬菜连作使稻田逐渐丧失了蓄水抗旱的生态功能,难以抵御长江上游地区内高频率的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目的在于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稻田周年收益,保护稻田生态环境,解决蔬菜连作障碍等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所述的方法为水稻与儿菜轮作种植,通过水稻与儿菜的顺序种植完成一个轮作种植周期。
所述的水稻是单季中迟熟优质籼稻,3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收获。
所述的儿菜是中早熟优质儿菜,9月上旬播种,12月下旬至翌年2月收获。
本发明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采用开沟作厢种植水稻和儿菜。首次开厢的规格是厢宽2.1-3.0m、沟宽0.3m、沟深0.3-0.4m,以后每季作物种植前只需清理沟中少量的淤泥,填平补缺厢面即可。
本发明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采用秸秆还田,实行土壤少免耕。当水稻机械收割时,直接将粉碎的稻草半量还田,剩余的稻草用于儿菜种植时的覆盖保温。水稻和儿菜种植前,采用轻型旋耕机进行土壤表层少免耕。
本发明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采用水稻、儿菜高产密肥优化组合。水稻4-5叶龄移栽,栽插规格为33cm×27cm,每穴2粒谷苗;纯氮用量为7-8kg/667m2,氮、磷、钾元素比例为2:1:1.2;氮肥施用方式为基蘖肥:穗肥=6:4,基肥:分蘖肥=7:3,磷肥全做基肥施入,钾肥作基肥和穗肥各50%。儿菜于三叶期定植,栽插规格为60cm×50cm,每穴1苗,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用量为腐熟堆肥1000kg/667m2;儿菜定植成活后,追施1次清粪水;定植后35天左右,追施尿素3kg/667m2,过磷酸钙20kg/667m2和硫酸钾20kg/667m2;定植后60天左右,追施腐熟人畜粪水或沼液2000kg/667m2和尿素5kg/667m2。
本发明半旱式水稻—儿菜轮作栽培方法,采用水稻、儿菜半旱式水分管理方式。利用厢沟蓄水抗旱,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及时排灌水。水稻生长季,分蘖期保持厢面有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和生长;有效分蘖临界期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抽穗扬花期,保持厢面有浅水层,缓解高温伏旱危害;灌浆结实期保持厢面湿润,养根保叶促灌浆。儿菜生长季,利用厢沟蓄留一定水分,保持厢面湿润即可满足儿菜生长所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单季优质籼稻与中早熟优质儿菜的水旱轮作方式,解决了蔬菜连作土壤障碍的问题,破解了日益凸显的粮菜争地矛盾,实现了传统种植业的保供增收;2)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使稻草秸秆还田,培肥了稻田土壤,实现了稻田可持续高效利用;3)通过半旱式水分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水肥高效耦合,还有效的缓解了长江上游雨养农业区的高温伏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4)通过应用水稻、儿菜优质新品种,扩行壮株定量栽培技术与肥料养分周年平衡管理,显著的提升了水稻、儿菜的单产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未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5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凹式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栽培种植方法
- 下一篇:便于卸料的金银花采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