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6004.9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蒲天骄;李志宏;黄仁乐;陈乃仕;葛贤军;刘克文;屈富敏;赵立强;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工作流 引擎 多时 尺度 主动 配电网 交互 仿真 方法 | ||
1.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主动配电网仿真模型的初始断面;
步骤2:确定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的影响因素;
步骤3:功能组件仿真业务的建模;
步骤4:创建仿真工作流模板;
步骤5:进行工作流仿真控制;
步骤6:对仿真控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主动配电网模型和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数据确定主动配电网模型的初始断面,主动配电网模型和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数据采用可扩展的CIM/E文本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配电网仿真模型包括厂站模型、配电站模型、馈线模型、母线模型、配电变压器模型、馈线段模型、发电机模型、负荷模型、开关模型和刀闸模型;
主动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电力设备的有功、无功、电流、电压,以及开关和刀闸的分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影响因素包括超短期负荷波动数据断面、短期发电计划数据断面、中期停电计划数据断面、中长期负荷典型日曲线数据断面、光照对光伏发电的影响以及风力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自定义功能组件的内部逻辑判据,编写程序算法实现逻辑,实现功能组件的仿真业务建模;功能组件包括备自投装置、低周低压减载装置、自动电压无功控制器和微电网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工作流流程设计工具创建工作流模板,并通过工作流模板管理工具管理工作流模板;工作流流程设计工具通过读取工作流引擎中的XML文件,解析XML文件后生成相应的流程活动节点,并设置相应的流程活动节点属性,并展示在工作流流程设计工具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工作流模板包括正常状态工作流模板、警戒状态工作流模板、异常状态工作流模板、故障状态工作流模板、孤岛状态工作流模板和仿真自定义工作流模板;
工作流模板管理工具对工作流模板进行查询与管理,包括发布流程、停止已发布的流程、挂起正在运行的流程以及恢复已经被挂起的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仿真系统按照工作流模板,利用状态评估服务得到当前主动配电网的实时状态,实时状态包括正常状态、警戒状态、异常状态、故障状态和孤岛状态,工作流引擎自动调用状态评估服务和状态评估策略,完成工作流仿真控制,得到仿真控制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作流引擎的多时间尺度主动配电网交互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对主动配电网网络运行特性的分析,并利用潮流图、能效地图、曲线图、饼图或棒图对仿真控制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60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