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6340.3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泽明;刘佳林;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23/10 | 分类号: | F01K23/10;F02B37/00;F02B41/02;F02B29/04;F02M25/028;F02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循环 增压 直喷 发动机 | ||
1.一种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包括通过连杆驱动曲轴转动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内燃机气缸以及外燃机气缸,其中所述内燃机气缸与外燃机气缸共同驱动一曲轴设置,或所述内燃机气缸驱动主曲轴,所述外燃机气缸驱动辅曲轴设置,且所述外燃机气缸上设有一工质入口和工质排出口,所述工质入口与所述工质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有将从所述工质出口流出的工质冷凝压缩的散热器,以及将从所述散热器内流出的冷凝压缩工质加热成高压蒸汽工质,并送入所述工质入口的至少一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供所述工质流经的加热通道,以及具有供从所述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排出的废气流经的废气通道,所述废气通道通过热传递对所述加热通道内的所述工质加热,且在配气系统的控制下,所述内燃机气缸处于排气状态时,对应的所述外燃机气缸处于工质做功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机气缸还具有废气入口和废气出口,所述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与所述外燃机气缸的废气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还设有对所述工质过滤的杂质滤清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内燃机气缸进行空气增压的废气涡轮增压器,所述废器涡轮增压器包括通过增压器轴刚性连接的涡轮机与压气机,其中所述压气机的进气口与空气连通,排气口与所述内燃机气缸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涡轮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加热器的所述废气通道的排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杂质滤清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加热器的所述加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加热器的所述加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外燃机气缸的所述工质入口连通,所述废气涡轮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所述废气通道的排出口连通,所述废气涡轮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所述废气通道的进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涡轮增压器设有两套,形成双级增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气缸上设置有对所述内燃机气缸的进气管内的增压气体喷水冷却的喷水器。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气缸与外燃机气缸共同驱动一曲轴设置,且所述内燃机气缸设有两个,所述外燃机气缸设有两个,根据先后做功顺序分别为第一内燃机气缸、第二外燃机气缸、第三内燃机气缸、第四外燃机气缸,所述第一内燃机气缸与所述第二外燃机气缸一组,所述第三内燃机气缸与所述第四外燃机气缸一组,同一组的所述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外燃机气缸的所述废气进口、所述外燃机气缸的所述加热器的所述废气通道相通,且在所述配气系统的控制下,所述第一内燃机气缸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第二外燃机气缸处于工质做功状态;所述第三内燃机气缸处于排气状态时,所述第四外燃机气缸处于工质做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排气管处设有在所述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向所述外燃机气缸的所述废气入口输送废气时关闭形成背压的背压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内燃机气缸与所述外燃机气缸共同驱动的所述曲轴上串联有ISG/BSG。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气缸驱动的曲轴上还串联有废气压燃机,所述废气压燃机通过管路分别与燃料源、所述内燃机气缸的排气口,以及装有来自所述第一加热器中的所述废气通道内的废气的集气瓶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混合循环增压直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曲轴上串联有ISG/BSG,所述辅曲轴以及所述压气机均驱动串联在所述主曲轴上的所述ISG/BSG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63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