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6512.7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丛旭日;冯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丛旭日;冯婷婷 |
主分类号: | F24F3/147 | 分类号: | F24F3/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左明坤 |
地址: | 100102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冷式 溶液 除湿 机组 | ||
1.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包括至少一组溶液除湿单元(1)、至少一组溶液再生单元(2)、至少一组溶液热回收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除湿单元(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溶液喷淋装置(101)、第一换热装置(102)、第一溶液箱(103);溶液再生单元(2)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二溶液喷淋装置(201)、第二换热装置(202)、第二溶液箱(203);溶液热回收单元(3)包括结构相同的上部热回收器(31)和下部热回收器(32);
在溶液除湿单元(1)和溶液再生单元(2)之间通过管道设置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回路,使第一溶液喷淋装置(101)和第二溶液箱(203)连通,且使第一溶液箱(103)和第二溶液喷淋装置(201)连通,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回路上设有换热器(4)和循环泵(5);上部热回收器(31)和下部热回收器(32)之间设有溶液热回收循环回路,溶液热回收循环回路上设有循环泵(5);
第一换热装置(102)和第二换热装置(202)采用内冷式或内热式的换热方式,第一换热装置(10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冷源或热源连通或耦合形成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第二换热装置(20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热源或冷源连通或耦合形成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和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中均设有循环泵(5);
下部热回收器(32)、溶液除湿单元(1)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形成新风——送风通道;上部热回收器(31)、溶液再生单元(2)从右至左依次排列形成回风——排风通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102)和第二换热装置(202)为多层塑料排管结构,多层排管的一端均与和进液口相通的进液通道连通,多层排管的另一端均与和出液口相通的出液通道连通,相邻管之间设有间隙。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新风——送风通道左端设有新风过滤器(6),新风过滤器(6)中设有过滤和静电除尘装置,新风——送风通道右端设有送风风机(7);回风——排风通道右端从右至左依次设有回风过滤器(8)和排风风机(9);送风风机(7)主排风风机(9)均采用变频风机。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单元和补水阀,电气控制单元用于对机组中各部件的动力配电与运行参数进行控制调节,补水阀设在第二溶液箱(203)上或者设在与第二溶液箱(203)连通的管道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冷源由地源热泵(10)或冷却塔(11)提供,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热源由外部热源提供;地源热泵(10)为土壤热泵、地下水热泵或地表水热泵,外部热源为太阳能或城市热网的热水或废热。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热源由地源热泵(10)提供,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冷源由外部冷源提供;地源热泵(10)为土壤热泵、地下水热泵或地表水热泵,外部冷源为冷冻水。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冷源或热源和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热源或冷源均由热泵单元(12)提供;热泵单元(12)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四通转接阀,四通转接阀用于改变热泵单元(12)中的制冷工质流向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换。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表冷器(13),表冷器(13)设在溶液除湿单元(1)和下部热回收器(32)之间或者设在溶液除湿单元(1)和送风风机(7)之间;表冷器(13)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冷源或热源连通或耦合形成第三热交换循环回路,第三热交换循环回路中设有循环泵(5)。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内冷式溶液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第一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冷源由地源热泵(10)或冷却塔(11)提供,第二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热源和第三热交换循环回路中的冷源均由热泵单元(12)提供;热泵单元(12)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四通转接阀,四通转接阀用于改变热泵单元(12)中的制冷工质流向使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功能互换,地源热泵(10)为土壤热泵、地下水热泵或地表水热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丛旭日;冯婷婷;,未经丛旭日;冯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65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