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8182.5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兵;周昭寅;沈艳斌;江永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4/02 | 分类号: | C09D4/02;C09D4/06;C09D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88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固化 剥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触摸屏保护的可剥离蓝胶分为两种,一种是热固化可剥离蓝胶,热固化可剥离蓝胶使用烘烤箱或者红外加热装置在130~160℃,10~30分钟预固化后,再进行130~160℃,30~90分钟完全固化;另一种是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蓝胶,使用高压汞灯或者LED点光源进行固化,固化时间只需2~10秒。传统的热固化可剥离蓝胶由于固化烘烤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蓝胶虽固化速率快,但后续印刷触摸屏边框油墨和导电银浆需要130~160℃温度,30~90分钟烘烤,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蓝胶经过高温烘烤后存在颜色发黄、有残胶亮边、韧性差、无法剥离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其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40~45%、增塑剂20~30%、触变剂1~3%、活性单体5~8%、光引发剂2~5%、环氧树脂1~3%、纳米填料2~4%、颜料0.1~1%、消泡剂0.5~1%。
所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2000,其中,醋酸乙烯酯含量3~10%。
所述的增塑剂为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触变剂为气相法二氧化硅、沉淀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高岭土、滑石粉、石棉、凹凸棒土、乳液法氯乙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活性单体为单官能活性单体、双官能活性单体、多官能活性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光引发剂为苯偶姻及衍生物、苯偶酰类、烷基苯酮类、酰基磷氧化物、二苯甲酮类、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环氧树脂的粘度为10000-15000cps/25℃。
所述的纳米填料为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高岭土、纳米云母粉、纳米氢氧化铝、纳米硅藻土、纳米硅微粉、纳米凹凸棒石、纳米累托石、纳米蛭石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颜料为酞菁蓝;所述的消泡剂为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
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研磨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合了紫外光固化可剥蓝胶固化速率快和热固化可剥蓝胶耐高温的特点,第一次固化采用紫外光固化,相比传统的热固化节约了10~30分钟。
相比传统的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蓝,本发明克服了紫外光固化可剥离蓝胶高温烘烤后有残胶亮边、韧性差、易变色、难剥离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双重固化可剥离蓝胶,其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40~45%、增塑剂20~30%、触变剂1~3%、活性单体5~8%、光引发剂2~5%、环氧树脂1~3%、纳米填料2~4%、颜料0.1~1%、消泡剂0.5~1%。
所述的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2000,其中,醋酸乙烯酯含量3~10%。
所述的增塑剂为苯二甲酸酯类、苯多酸酯类、苯甲酸酯类、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多元醇酯类、氯化烃类、环氧类、柠檬酸酯类、聚酯类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偏苯三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甘油酯、烷基磺酸苯酯、高分子聚酯增塑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触变剂为气相法二氧化硅、沉淀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高岭土、滑石粉、石棉、凹凸棒土、乳液法氯乙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为气相法二氧化硅、有机膨润土、高岭土、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8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