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8484.2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9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宇;陈春梅;张智义;金文旭;胡洪旭;李亚东;李向科;李文权;林棡;张仁波;刘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14;C22C38/12;C22C38/06;B2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取向 电工 电磁 性能 热轧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工钢产品的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硅钢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军工等领域的重要的软磁材料。热轧是无取向硅钢制造流程中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关键工序之一,控制好热轧工艺尤为重要。硅钢生产中涉及多工序、多工艺及多因素控制技术,各生产企业均视其为保密技术加以保护,为了优化工艺、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及提升产品性能,逐步研制出不同于常规生产的工艺技术。
目前硅钢生产中不对称轧制在热轧过程中很少应用。公开号CN1709643A“用异步轧制工艺制造低铁损冷轧无取向硅钢板的方法”提及了在热精轧和冷轧两个压延工序中全面引入上、下工作辊的周向速度不同、辊径相同的异步轧制,其工艺复杂,不利于大生产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品电磁性能,取代常化工艺,生产出高效产品,降低成本。
本发明在热轧精轧过程中引入不对称轧制,硅钢轧件经过不对称轧制时,变形区内会引起剪切变形,能激发更多的滑移系参与滑移,导致有利织构组分增强,剪切区域内集中了非常高的局部塑性变形,具有较高的变形储能,有利于后工序降低再结晶温度,减少能耗,同时促进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达到高效产品的生产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轧在热连轧机上进行,粗轧后板坯厚度为35~40mm,经精轧至2.0~2.3mm,精轧总压下率为93~96%,对称轧制的总压下率为60~87%,保持板形良好,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最后一架压下率要求大于15%,上、下工作辊的直径比为1:1.10~1:1.50,轧制时角速度相同,在不对称轧制后增加导板,引导由于轧制造成的“扣头及翘头”现象,保证生产顺行。
上述技术方案适用于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化学成分为wt%:C≤0.0035,Si:2.0~2.5,Mn:0.10~0.3,P≤0.01,S≤0.0035,N≤0.0030,Als:1.0~1.5,Ti、Nb、V分别≤0.0020%;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在热精轧过程中后三架机架采用不对称轧制后,产品电磁性能得以改善,磁感平均升高0.13T,达到1.68T以上,铁损平均降低0.26W/kg,达到2.41W/kg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C:0.0024%,Si:2.15%,Mn:0.15%,P:0.008%,S:0.0024%,Als:1.28%,N:0.0019%,Ti:0.0015%,Nb:0.0016%,V:0.0020%;其余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工序步骤如下:
粗轧后板坯厚度:35mm,经精轧至2.0mm,对称轧制的道次总压下率为70%,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各道次出口厚度分别为:10.5mm-4.75mm-2.75mm-2.0mm,上、下工作辊辊径比1:1.15。
实施例2:C:0.0023%,Si:2.3%,Mn:0.12%,P:0.007%,S:0.0025%,Als:1.30%,N:0.0018%,Ti:0.0014%,Nb:0.0015%,V:0.0019%;其余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工序步骤如下:
粗轧后板坯厚度:38mm,经精轧至2.2mm,对称轧制的道次总压下率为75%,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各道次出口厚度分别为:9.5mm-4.50mm-2.58mm-2.2mm,上、下工作辊辊径比1:1.30。
实施例3:C:0.0023%,Si:2.50%,Mn:0.11%,P:0.008%,S:0.0023%,Als:1.45%,N:0.0018%,Ti:0.0014%,Nb:0.0017%,V:0.0018%;其余为铁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工序步骤如下:
粗轧后板坯厚度:40mm,经精轧至2.3mm,对称轧制的道次总压下率为80%,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各道次出口厚度分别为:8mm-4.15mm-2.85mm-2.3mm,上、下工作辊辊径比1:1.35。
对比例在热精轧过程中采用对称轧制,其化学成分、其它工艺均与对应实施例相同。产品性能(以B50及P15衡量),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8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具热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旋弹簧的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