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9366.3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柳濑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48/40 | 分类号: | F16H48/40;F16H48/08;F16H48/38;F16H55/17;F16H57/023;B23K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差动装置,在收纳差速机构(3)的差速器壳体(2)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1轴承凸台(4)和第2轴承凸台(5),该第1轴承凸台(4)和该第2轴承凸台(5)在同一轴线(X)上排列,并且分别经由轴承(6、6′)支承于变速器壳体(1),并且,在该差速器壳体(2)的从中心(C)向所述第2轴承凸台(5)侧偏移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缘(15),而且在该差速器壳体(2)的、在与所述轴线(X)垂直的一条直径线上对置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速机构(3)的作业窗口(18),这些作业窗口(18)深入至所述凸缘(15),从而在所述凸缘(15)的所述第1轴承凸台(4)侧的侧面形成凹部(19),将齿圈(17)压入并嵌合于所述凸缘(15)的外周面,对所述凸缘(15)和所述齿圈(17)的压入嵌合部进行焊接,
该差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缘(15)和齿圈(17)的压入嵌合部设置有限制所述凸缘(15)和所述齿圈(17)的压入深度的压入限制构件(22),所述凸缘(15)具有存在所述凹部(19)的薄壁部(15b)和不存在所述凹部(19)的厚壁部(15a),从所述第2轴承凸台(5)侧以规定的焊接深度(H1)对该厚壁部(15a)和所述齿圈(17)实施焊接(23),并且从所述第2轴承凸台(5)侧以比所述规定的焊接深度(H1)浅的焊接深度(H2)对薄壁部(15b)和所述齿圈(17)实施焊接(23),或者不对薄壁部(15b)和所述齿圈(17)实施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15)和齿圈(17)的压入嵌合部的焊接开始点(27)和焊接结束点(28)在所述厚壁部(15a)上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凸缘(15)和齿圈(17)的压入嵌合部等分为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割区域(24、25),各分割区域(24、25)的焊接开始点(27)和与该分割区域相邻的分割区域的焊接结束点(28)在所述厚壁部(15a)上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一致的所述焊接开始点(27)及焊接结束点(28)与所述薄壁部(15b)之间的间隔(θ)设定为绕所述凸缘(15)的中心轴线4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供所述差速机构(3)的小齿轮轴(9)的防脱销(14)嵌合插入的销孔(13)设置成贯通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外周部,以该销孔(13)为基准设定所述焊接开始点(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圈(17)由如下部分构成:轮缘(17a),其在外周具有齿部;轮毂(17c),其被该轮缘(17a)围绕,并且被压入而嵌合于所述凸缘(15);以及辐条(17b),其将这些轮缘(17a)和轮毂(17c)之间连结为一体,该辐条(17b)的旋转中心面(P2)被配置为比所述凸缘(15)的旋转中心面(P1)靠所述第1轴承凸台(4)侧。
7.一种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薄壁部(15b)和所述齿圈(17)实施焊接(23)时,使焊接输出比厚壁部(15a)的情况降低,或者使焊接速度比厚壁部(15a)的情况加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3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紧凑型皮带张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