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污泥脱水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9579.6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林;刘梦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张家港博依特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044 | 分类号: | B01D33/044;B01D33/056;B01D33/35;B01D33/48;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污泥 脱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泥脱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污泥固弃物对环境危害的主要方向,在各种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中,其中污泥脱水是共性技术,在污泥脱水过程中,脱水设备的选择是污泥脱水生产的关键,现有生产主要采用的污泥脱水设备有利用压滤方式的板框脱水机、厢式脱水机,带式污泥脱水机,利用离心方式脱水的离心脱水机。
离心脱水机具有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单机产量大等优点,但脱水干度较低、动力消耗高等缺点;板框或厢式脱水机可以方便地提高压滤压力和压滤时间,对污泥的适应性强,脱水干度较高,但因其间歇生产,在保持较久压滤时间的情况下,产量低,滤布清洗困难,需要的操作人员多等缺点,制约了此类设备在污泥脱水方面的应用。
带式压滤机利用滤布的张力和压力,在滤布上对污泥施加压力,使污泥脱水,带式压滤机由于连续生产、动力消耗低的优点,成为污泥脱水采用相对较多的设备,但现有的带式压滤机没有专门的对污泥施加压力的机构,因而对污泥的压力较低,一般只能将污泥的干度提高到10%-30%,压滤干度低,难以满足现时对污泥脱水的要求。同时,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一般结构较为庞大,设备成本较高,只能适用于大型的工业化处理,而对于生活污泥或小量工业污泥的处理,目前的处理工艺仍是将污泥收集后运送至专门的处理场地进行处理,无法实现就地处理,其处理成本相当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小量污泥的处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污泥脱水量较高的移动式污泥脱水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上述脱水装置实现的移动式污泥脱水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污泥脱水装置,包括箱体、预压机构和高压脱水机构,按照污泥的输送方向,预压机构和高压脱水机构依次设于箱体内部;高压脱水机构为倾斜设置的带式压滤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之间形成污泥通道,沿污泥的输送方向,污泥通道的截面宽度逐渐减小,污泥通道的入口位于上方,污泥通道的出口位于下方。高压脱水机构采用倾斜设置的带式压滤机构,一方面可以减小设备的占地面积,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的两侧同时脱水,从而实现高效高压脱水。
所述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的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传动链、钢带和滤布,传动链表面设置钢带,滤布覆盖于钢带表面,传动链、钢带和滤布形成三层式的带式结构,钢带一侧设有钢带张紧辊。将传动链、钢带和滤布逐层覆盖形成三层式的整体结构,省去传统带式压滤机中所采用的滤板和滤布系统,有效降低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的重量,使脱水装置整体轻便,可方便地移动至所需场所使用。在钢带一侧设置钢带张紧辊,可实时调节钢带及滤布的张紧度,使其与脱水工艺的需求相适应。
所述传动链通过链轮传动,传动链上靠近污泥通道的一侧为压滤段,传动链上远离污泥通道的一侧为传送段,钢带张紧辊设于传送段上。
为了进一步加强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的对污泥的挤压强度,并确保传动链的挤压面保持成一平面,所述传动链的压滤段上还设有多个加强辊,多个加强辊并列设于压滤段的挤压面内侧。
为了保持滤布的清洁度,增强高压脱水机构的脱水效果,所述传动链的传送段外侧还设有洗网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泥通道的中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45~75°的夹角。夹角过小时,无法实现高压脱水机构两侧同时脱水,影响脱水效率,夹角过大时,污泥在污泥通道内的输送速度难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影响脱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压泥组件与下压泥组件之间形成10~20°的夹角,该角度范围可实现较高的脱水效果;沿污泥通道的中线方向,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对称设置。
所述预压机构包括料仓、上滤网、下滤网、整形辊、第一预压辊组和第二预压辊组,料仓设于下滤网上方,上滤网和下滤网之间形成预压段,按照污泥的输送方向,预压段处依次设置整形辊、第一预压辊组和第二预压辊组;
第一预压辊组包括第一上预压辊和第一下预压辊,第二预压辊组包括第二上预压辊和第二下预压辊;
通过依次设置的整形辊、第一上预压辊、第二上预压辊、预压上驱动轮、上纠偏辊、上伸缩辊和上转向辊,上滤网形成循环的带式结构;
通过依次设置的整形辊、第一下预压辊、第二下预压辊、预压下驱动轮、下转向辊、下纠偏辊和下伸缩辊,下滤网形成循环的带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张家港博依特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张家港博依特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器及其圆筒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孔过滤的固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