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的卫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9601.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谷松;金光;张雷;安源;高飞;徐振;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平台 载荷 一体化 卫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卫星的结构,可实现高性能小卫星平台与载荷结构的一体化高度集成,同时兼顾不同型号小卫星模块化和标准化功能扩展任务需求。
背景技术
卫星一般由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或称公用舱)构成。传统的卫星设计多采用通用的卫星平台与不同有效载荷组合的方式来满足不同的卫星使命。所谓卫星平台就是一个能适应不同有效载荷配置,完成各自特定飞行使命,通用性较强的公用舱。基于这种设计理念,在卫星制造过程中,多是采用黑匣子的设计方法,先制造出各个独立的星上工作单元,然后,将这些单元组装到连接结构上组成卫星,这些独立单元具有自己的支承结构和操纵控制电路,零部件和控制电路无法共用,最终,使得卫星结构重叠,控制元器件数量增多,导致卫星重量的增加。地面设备这样做尚无大碍,但对卫星则大大提高发射成本,降低可靠度。
比较典型的例子如著名的美国MMS卫星平台,如图1所示,整个卫星平台由四段舱组成,分别是姿态控制分系统舱11、电源舱14、通信与数管舱13和推进舱14,每个舱都有自己的支承结构和操纵控制电路,这些舱被单独制造,然后通过MMS支撑结构16连接到一起,MMS支撑结构起到连接与传递载荷的作用,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卫星平台。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通过适配器15相连,他们是完全独立的两个系统,虽然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平台适应不同的载荷,但是无疑也增大了卫星的包络空间。
80年代中期以来,以高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十分迅速,并带动卫星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小卫星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功能密度高五大优点,这种采用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舱设计的卫星,虽然卫星平台的使用可以避免不同卫星所需保障系统的重新研制,但是其针对性较差,其载荷与服务系统分舱设计,包络空间和质量都较大,不适合于小卫星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思想。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卫星平台结构与载荷结构一体化设计的思想,它将载荷结构与平台结构有机结合于一体,既是有效载荷的承力结构,同时也是卫星平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一个结构担任两种角色,提高了卫星结构的功能密度集,减轻了卫星质量、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采用蜂窝夹层板式结构,板内预埋热管,做到机-热一体化,设计简单方便,提高了卫星的功能密度。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结构形式,能够满足卫星的有关结构性能要求,可以作为未来相关卫星研制的参考结构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卫星结构系统采用平台与载荷独立设计的方法,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以及结构冗余度高,导致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的卫星结构。
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的卫星结构,包括上板、中心承力筒、侧板、对接环、底板;以对接环作为装配基准,在所述对接环上安装底板,在所述底板上安装中心承力筒,所述上板安装在中心承力筒上,侧板固定在上板与底板的侧面。
所述的中心承力筒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多个上板支架,上板通过多个上板支架安装在中心承力筒上。
本发明包括多个侧板,每个侧板的两侧设有杆,通过所述杆使侧板与心承力筒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三个杆支架,侧板为三个,每个侧板的两侧设有三个杆,所述三个杆支架均匀设置在中心承力筒的周向上,所述每相邻侧板上的相邻一侧的前两个杆固定在同一个杆支架上,每相邻侧板上的相邻一侧的第三个杆与底板相连。
本发明所述的底板和上板均采用蜂窝夹层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平台载荷一体化卫星结构在拓扑结构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不采用传统卫星结构分舱段的设计方式,将各分系统布置在不同的卫星舱内,再将所有的卫星舱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成的卫星,而是超越各分系统间界限,采用资源共享思想,将平台与载荷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设计出一种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卫星的多功能结构。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采用资源共享理念,提出了一种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的卫星结构,该结构具备以下特点: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结构功能密度集高;刚度高,结构安全裕度大,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卫星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平台载荷一体化卫星的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现有美国MMS卫星平台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类包装盒
- 下一篇:航母气压电磁弹射器弹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