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病毒性肠胃炎的多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09631.8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艳;万东山;贾昕;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病毒性 肠胃炎 多重 pcr 快速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病毒性肠胃炎的多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
背景技术
病毒性胃肠炎也是急性胃肠炎的一种类型。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小肠炎症性病变,多见于婴幼儿,约50%婴幼儿的急性腹泻由病毒所致,成年人的病毒性胃肠炎也不少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及水,或者同受感染者的接触传播。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病毒种类很多,如轮状病毒、诺瓦病毒,以及肠腺病毒、嵌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均可导致病毒性胃肠炎。由于食物中毒或尿路感染也会导致肠胃炎或类似症状,因此通过病原体检测及时确诊致病病毒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为了确诊是否病原菌感染,需要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确诊感染后,快速粪便镜检可鉴别诺瓦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但无法鉴别其他病毒;使用酶联免疫附试验或免疫酶斑试验检测粪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所需时间较长;血清学检测,感染后5天,血中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荧光核酸PCR技术具有敏感性高,检测快速等优点,预期将会在临床诊断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荧光实时PCR每次只能扩增一种病原体的核酸,要准确找出致病病原体需多次尝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对于多种病原体导致的感染无法有效区分。新型的多重实时荧光PCR可以有效弥补单重PCR的这些缺陷,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诊断方法。
要成功实施多重PCR,需要解决几个技术问题: 由于每一种扩增子的最佳扩增条件都不一样,需要协调每个单独反应的条件以保证在单一扩增条件下各扩增子都能进行成功扩增。由于需要使用多组引物/探针组合,不同引物/探针之间互相产生交联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消除这一可能性。每组引物/探针不能对其他目标和非目标核酸序列有交叉同源性,以防止产生假阳性的结果,影响对疾病的诊断。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来排除来自于核酸提取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内对照作为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不同引物/探针之间互相产生交联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病毒性肠胃炎的多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病毒性肠胃炎。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病毒性肠胃炎的多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内设有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内对照,该试剂盒内还设有分别用于检测诺瓦病毒G1、诺瓦病毒G2、腺病毒、星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中一种或多种病毒的多种引物及探针序列的混合物,其中,用于诺瓦病毒G1检测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1 和 SEQ ID NO:2 ,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3,荧光标记为Cy5;用于诺瓦病毒G2检测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4和 SEQ ID NO :5 ,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6,荧光标记为FAM;用于腺病毒检测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7和 SEQ ID NO:8,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 :9,荧光标记为Cy5;用于星状病毒检测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 :10 和 SEQ ID NO:11 ,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12,荧光标记为FAM;用于轮状病毒检测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13 和 SEQ ID NO:14 ,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15,荧光标记为YAK;所述的内对照为雀麦花叶病毒,用于检测雀麦花叶病毒的引物序列分别为 SEQ ID NO:16和 SEQ ID NO:17,Taqman探针序列为SEQ ID NO:18,荧光标记为YAK。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检测试剂盒,避免了不同引物/探针之间互相产生交联的问题,每组引物/探针不会对其他目标和非目标核酸序列产生交叉同源性,可实现一次反应同时检测多种引起病毒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检测所需时间短,准确性高,为临床和检测实验室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