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09884.5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冲凌;吴晓芙;蒋丽娟;李科林;陈永华;陈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锌矿 污染 土壤 修复 有机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还涉及该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湖南省由有色金属矿山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13%,矿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Pb、Zn、As、Cr、Cu、Cd,污染程度均远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为Pb、Zn、Cd。
铅锌矿山废弃地土壤表层破坏严重,水分、营养物质不足,铅锌等毒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大多数微生物和植物在此环境中难以生存,成为铅锌矿区污染土壤修复处理过程中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由于不同铅锌矿区不同土壤类型中重金属元素种类及污染程度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污染土壤特性,发明一种能有效降低植物根际土壤毒性,改善铅锌矿区植物根系生长环境的专用肥。此外,在我国南方矿区植物修复中,水分条件通常是植物成活与生长限制因子,铅锌尾矿渣贫瘠、持水性能差。因此,要求专用肥同时具有供肥、保水和缓解重金属毒性的复合功能。
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专门应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有机菌肥,因此需要发明一种针对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特性,专门应用于铅锌矿区污染土壤的专用有机菌肥,用以提高污染土壤的保水、保温性能,增强土壤肥力,有效降低土壤铅锌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持水保水、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功效;还可以有效缓解植物根际土壤铅锌元素毒性,提高有机肥功效,强化植物修复能力的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还提供了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包括1~5质量份的基础营养液、20~25质量份的缓解性复合有机原料、70~75质量份的保水介质和3~5质量份的抗铅锌复合微生物菌剂。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抗铅锌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虫生轮枝菌菌剂和米曲霉菌剂,虫生轮枝菌菌剂和米曲霉菌剂的质量比为2∶1。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虫生轮枝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驯化培养:将虫生轮枝菌在虫生轮枝菌驯化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2~3天,然后转入虫生轮枝菌驯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落;
(2)连续驯化:挑取菌落继续按照步骤(1)驯化培养方法连续驯化3~5次,最后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得到虫生轮枝菌菌剂。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虫生轮枝菌驯化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MgSO4·7H2O 0.5g/L、Pb(NO3)2100mg/L、Zn(NO3)2·6(H2O)100mg/L,pH调节至5。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米曲霉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驯化培养:将米曲霉在米曲霉驯化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2~3天,然后转入米曲霉驯化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落;
(4)连续驯化:挑取菌落继续按照步骤(3)驯化培养方法连续驯化3~5次,最后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得到米曲霉菌剂。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米曲霉驯化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g/L、蛋白胨10g/L、NaCl 5g/L、Pb(NO3)2100mg/L、Zn(NO3)2·6(H2O)100mg/L,pH调节至5.5。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基础营养液包括过磷酸钙、硫酸钾、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质量比为4∶3∶6∶5∶2。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缓解性复合有机原料由甘蔗渣与米糠按照重量比为3∶7混合后进行发酵制备得到。
前述的有机菌肥,优选的,保水介质为泥炭土。
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有机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基础营养液、缓解性复合有机原料和保水介质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抗铅锌复合微生物菌剂,然后于30℃下发酵15天,完成用于铅锌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有机菌肥的制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09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