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铀尾矿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1265.X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竹文坤;胡作文;段涛;周磊;罗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60/02 | 分类号: | C22B60/02;C22B3/18;C22B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材料 固载矿化菌 胶结 尾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废料的固化处理,涉及一种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铀尾矿渣的方法。特别适用于以碳纳米材料作为矿化菌载体胶结铀尾矿渣,从而有效解决铀尾矿渣的扩散和流失。
背景技术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铀矿的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铀尾矿渣。我国约有180多处铀尾矿库及铀尾矿渣堆放场地,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湖南、广州、江西等地。由于受到雨水的冲刷,污染物会随着雨水扩散,并且铀尾矿渣中会释放出放射性气体氡,这些都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们的安全。铀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地质的变化,铀尾矿库的完整性可能会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的(雨水、地震、鼠洞、地壳运动等)和人为的(管理不善、关系不协调等)不利因素时时刻刻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它的安全,因此对铀尾矿渣的处理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现有技术中,对于铀尾矿渣的处理,通常采用滩面覆盖技术,即通过植被、沙土或人工材料覆盖。覆盖材料土、废矿石、渣石料等,也有学者曾做过人工材料(塑料、沥青等)的研究;虽然能抑制放射性气体的溢出,但对于工作寿命没有保证;此方法虽然能减少放射性气体氡的溢出以及雨水的冲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出现老化、开裂等问题而失效,工作寿命没有保证,且工艺流程长、实践性较低。发明名称“一种利用植物吸附铀尾矿渣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44229.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植物吸附铀尾矿渣的新方法,系采用铀富集植物直接栽种到铀尾矿渣中,利用植物对铀的高富集性对铀进行吸收。
碳纳米材料(如碳纤维、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作为新型纳米材料自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越性,在化学、物理学、医学等领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全球科学界各级科研人员争相关注的焦点。其中具有螺旋、管状结构的碳纳米管性能特别突出,其质轻、具有完美的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以及本身、电磁学和化学性能。因其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作为微生物的载体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对于铀尾矿渣的处理方法很少,尚未见有关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铀尾矿渣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铀尾矿渣的方法,从而有效解决铀尾矿渣的扩散和流失。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铀尾矿渣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a、制备高浓度菌液:将巴氏芽孢八叠球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在液体培养液中进行扩大培养,摇床转速每分钟180~250转,在27~33℃下培养24小时,将菌液以每分钟4000~5000转离心20~40分钟,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菌体,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制得浓度为每毫升1×1010~1.5×1010个菌体的高浓度菌液(即高浓度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菌液);
b、铀尾矿渣的胶结:按每100克铀尾矿渣,喷洒5~20毫升浓度为每毫升1毫克的碳纳米材料水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4小时(使其充分吸附在铀尾矿渣表面),得到吸附有碳纳米材料的铀尾矿渣;按100克吸附有碳纳米材料的铀尾矿渣中加入高浓度菌液10~30毫升,混合均匀、静置2~3小时,吸出残留菌液;再加入矿化培养液50毫升,在27~33℃温度下静置培养24小时后,吸出矿化培养液,得到胶结处理后的铀尾矿渣;重复此过程5~10次;
c、放置保存:将最后一次胶结处理后的铀尾矿渣在27~33℃的温度下放置10~20天,得到碳纳米材料固载矿化菌胶结的铀尾矿渣;经上述处理后,原松散的铀尾矿渣颗粒通过巴氏芽孢八叠球菌矿化胶结成块体,其抗压强度1~3MPa、孔隙率25~40%。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a中所述的液体培养液中,每升液体培养液中含有葡萄糖15~25克、蛋白胨11~15克、氯化钠4~8克、磷酸二氢钾3~5克、以及磷酸氢二钾3~5克,所述液体培养液的pH值为7.0~8.0。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的碳纳米材料水溶液为碳纤维、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等的水溶液。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所述的矿化培养液中,每升矿化培养液中含有葡萄糖15~25克、蛋白胨11~15克、氯化钠4~8克、磷酸二氢钾3~5克、磷酸氢二钾3~5克,并且每100克矿化培养液中还含有尿素3~5克、硝酸钙5~7克,矿化培养液的pH值为7.0~10.0。
本发明的内容中:步骤b中所述铀尾矿渣的粒径较好的为0.1~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12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