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3015.X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4;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浅表 萎缩 胃炎 中药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川黄连3-5g、吴茱萸1-2g、炙乌贼骨10-15g、白残花5-7g、炒白术8-12g、陈皮8-12g、茯苓8-12g、八月札10-15g、山慈菇10-15g、白芍8-12g、香附8-12g、制丹参10-20g、百合10-15g、石打穿10-15g、炙麻黄3-5g、南沙参8-12g、北沙参8-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川黄连4g、吴茱萸1.5g、炙乌贼骨12g、白残花6g、炒白术10g、陈皮10g、茯苓10g、八月札12g、山慈菇12g、白芍10g、香附10g、制丹参15g、百合12g、石打穿12g、炙麻黄4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
3.根据权利要求1 或2 所述一种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中药
(1)川黄连: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
(2)吴茱萸:除去杂质,干燥;
(3)炙乌贼骨:刷洗干净,晒干,砸成小块;
(4)白残花:除去杂质、干燥;
(5)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6)陈皮: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
(7)茯苓: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8)八月札: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9)山慈菇: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10)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11)香附:加水13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备用;
(12)制丹参:洗净、晒干,碾碎;
(13)百合:取净百合,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14)石打穿:除去杂质、干燥;
(15)炙麻黄: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小块;
(16)南沙参: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干燥;
(17)北沙参: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二)制备
先将炙乌贼骨按所述重量放入水中煎熬15分钟,在将所述重量的川黄连、白残花、炒白术、陈皮、茯苓、八月札、山慈菇、白芍、香附、制丹参、百合、石打穿、炙麻黄、南沙参、北沙参多种中药成分加水5倍量浸泡,文火煎煮15分钟,武火煎煮沸腾1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在放入所述重量吴茱萸用开水得煎煮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梅;,未经朱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30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