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813972.2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3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周学斌;杨玲君;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放电 海量 实时 物理量 特征 信息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网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21世纪信息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智能电网的技术攻关和试点建设。智能电网在技术上包含四个基本特征,即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其中,信息化是智能电网区别于传统电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坚强智能电网的体系框架下,信息通信技术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而实时、高速、双向、集成的信息通信平台则是智能电网安全高效、自愈互动运行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信息通信平台作支撑,任何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征都无法实现。
局部放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大,局部放电是指发生在电极之间但并未贯穿电极的放电,它是由于设备绝缘内部存在弱点或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在高电场强度作用下发生重复击穿和熄灭的现象。它表现为绝缘内气体的击穿、小范围内固体或液体介质的局部击穿或金属表面的边缘及尖角部位场强集中引起局部击穿放电等。这种放电的能量是很小的,所以它的短时存在并不影响到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但若电气设备绝缘在运行电压下不断出现局部放电,这些微弱的放电将产生累积效应会使绝缘的介电性能逐渐劣化并使局部缺陷扩大,最后导致整个绝缘击穿。通过精确采集与高效传输,实时了解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电能质量、改变系统运行方式等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见,智能电网对信息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提取方法,便于控制中心或调度实时了解广域海量电物理量局部放电特征信息,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局部放电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提取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可以显著减少实时传输的数据量,提高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传输效率,有效保证特征信息传输实时性,减小因网络堵塞引起的信息传输延时与丢包,能够满足智能电网海量局部放电实时采集与可靠传输需求,对智能电网实时高效、集成双向的基础信息通信平台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类似具有海量数据远程实时传输要求的工农业信息通信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进行高速同步高分辨率数据采集与处理;
(2)确定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每个采集周期的时标t,该时标t用于特征信息分类存储、传输和还原的数据检索;
(3)提取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一个周期内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
(4)提取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一个周期内最长持续放电时间tcxmax;
(5)提取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一个周期内放电次数k;
(6)组合局部放电海量实时电物理量特征信息,获得TZXX(imax,tcxmax,k,t)。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采集与处理的具体操作为:
对测控对象的电物理量即电压和电流进行多路同步高速高分辨率实时数据采集,其中,路数不低于8路独立通道交流采样;同步信号为A相电压UA过零点的上升沿;采样频率不低于1MHz;AD转换不低于16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时标t 值是A相电压UA过零点后的上升沿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北斗授时系统BDS的秒脉冲所对应的时钟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所述提取最大放电电流imax的具体操作为:
采用数据比较法获取本周期的局部放电电流最大值imax,将本周期的T=0采集时刻的局部放电电流数据存放为存储的局部放电较大电流值ijd,,,然后依次将本周期内各个采集时刻的局部放电电流i与存储的局部放电较大电流值i jd相比较,如果i>ijd,则将当前局部放电脉冲电流最大值i赋值给存储局部放电电流值ijd;如果i≤ijd,则ijd不变;当本周期全部数据比较完成时,局部放电较大电流值ijd成为本周期内局部放电电流最大值i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3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