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4306.0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二平;张卫琴;蔡京亚;黄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排气 补偿 结构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悬架系统减振器中,通常后减振器内油缸无排气、补偿装置。减振器在运行过程中泡沫化严重致使空行程,严重影响减振器性能。车辆停放一段时间后,由于减振器油液的热胀冷缩致使内油缸内部出现空隙,在车辆刚启动的一段时间内会出现严重的仰头和撞击声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的解决减振器在运行过程中泡沫化和减振器油液的热胀冷缩致使的空行程,有效的提高减振器性能,保证了汽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包括工作缸及与其套接的导向器,所述工作缸与所述导向器之间设有存储油液的补偿集油器,在所述导向器上与所述工作缸相贴合的表面上设有连通工作缸内外的排气孔。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补偿集油器为套接在所述导向器上的碗状结构。
所述补偿集油器包括底部及沿所述底部边缘向上延伸的凸缘,所述底部设有套接于所述导向器上的通孔。
所述通孔直径稍大于所述导向器端部直径。
所述排气孔包括设于所述导向器导向面上沿轴向延伸的通气孔Ⅰ,及设在与所述导向面垂直面上径向延伸的通气孔Ⅱ,所述通气孔Ⅰ及通气孔Ⅱ相连通。
所述导向器壁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所述通气孔Ⅰ及通气孔Ⅱ。
所述通气孔Ⅰ及通气孔Ⅱ为设于所述导向器壁面上截面呈弧面的长条形开槽。
在所述导向器的导向面和其垂直面交汇处设有一环形连通槽。
本发明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内油缸的工作缸和导向器之间设补偿集油器及排气孔,在运行过程中的泡沫气体可通过此排气孔排出到外筒中,同时油液的冷缩可通过此补偿集油器向缸内补充缩变的体积,可有效的解决减振器在运行过程中泡沫化和减振器油液的热胀冷缩致使的空行程,提高减振器性能,以保证汽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导向器,11、通气孔Ⅰ,12、通气孔Ⅱ,13、连通槽,2、补偿集油器,3、工作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如图1、2所示,包括工作缸3及与其套接的导向器1,补偿集油器2设在工作缸3与导向器1之间,可达到存储油液的作用,以备在油液体积变化及时的补偿缩变的体积,避免空行程的出现。在导向器1上与工作缸3相贴合的表面上设有连通工作缸3内外的排气孔,可使得在运行过程中的泡沫气体可通过此排气孔及时的排出到外筒中。
本发明中,补偿集油器2为套接在导向器1上的碗状结构。以图2竖直放置的方向为上下方向,补偿集油器2包括底部及沿底部边缘向上延伸的凸缘,形成类似于筒状的集油容器,在容器的底部设有套接于导向器1上的通孔,其中通孔直径稍大于导向器1端部直径,方便套接,同时便于油气的流通。
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排气孔包括设于导向器1导向面上沿轴向延伸的通气孔Ⅰ11,及设在与该导向面垂直的面上,沿径向面延伸的通气孔Ⅱ12,其中通气孔Ⅰ11及通气孔Ⅱ12相连通。其中,通气孔Ⅰ11及通气孔Ⅱ12为设于导向器1壁面上截面呈弧面的长条形开槽,在导向器1导向面和其垂直面的交汇处设有一环形的连通槽13,便于通气,且便于导向器的加工制作。
为了保证良好的通气效果,在导向器1的壁面上可均匀分布有多个相互连通的通气孔Ⅰ11及通气孔Ⅱ12,如4个或6个。
本发明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通过在内油缸的工作缸3和导向器1之间设补偿集油器2及排气孔,可将运行过程中的泡沫气体通过此装置排出到外筒中,同时油液的冷缩可通过此装置补偿缩变的体积,可有效的提高减振器性能。该具有排气补偿结构的减振器可有效的解决减振器在运行过程中泡沫化和减振器油液的热胀冷缩致使的空行程,可有效的提高减振器性能,保证了汽车的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43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