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4465.0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蒋远华;杨晓勤;李元海;李俊;周志江;彭善俊;王洪林;袁绍明;姜伟明;蒋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3/06 | 分类号: | C01D3/06;C01D7/00;C01C1/02;C01C1/16;C01F11/24;C01F11/18;C01F11/4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32407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生产工艺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以盐井一采出的卤水经过盐水精制得到的精制盐水、合成氨装置产出的液氨及副产物二氧化碳、电石法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电石渣为原料,采用氨碱法生产得到纯碱及废液废渣;
将步骤1)的废液废渣,90-95%注入盐井二中,采卤,5-10%注入盐井一中,用于除硝,采出的低硝卤水继续注入氨碱法生产装置,如此循环;
将步骤2)的盐井二采出的卤水在100-120℃的高温下蒸发后得到高钙卤水,将高钙卤水和/或氨碱法产生的废液废渣注入盐钙联产装置,盐钙联产装置蒸发提浓,先分离固体盐,剩余的部分为氯化钙水溶液,将该氯化钙水溶液分成如下部分:一部分与步骤2)采出的卤水混合,析出固体盐,然后进入蒸发或注入盐井二;一部分直接注入盐井二或盐井三利用地下溶腔储钙;一部分作为液体氯化钙产品;一部分经蒸发后生产氯化钙固体产品;一部分作为生产其它钙产品的原料;
将步骤3)得到的固体盐,步骤1)中的经合成氨装置产出的产品液氨及副产物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经联碱法生产得到纯碱和氯化铵,将得到的氯化铵,加入步骤1)氨碱法工序;
将步骤3)得到的氯化钙水溶液、步骤1)氨碱法、步骤4)联碱法产生的高温纯碱溶液作为原料,注入到碳酸钙装置内进一步合成得到碳酸钙;或者将步骤3)得到的氯化钙水溶液与芒硝反应,合成高品质硫酸钙;
经过以上步骤后完成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盐井一采出的卤水经过精制成的精制盐水、合成氨装置产出的氨及副产物二氧化碳、电石法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电石渣的投入量为每吨纯碱消耗精制盐水5-5.5m3、二氧化碳300-350 Nm3、电石渣1.2-1.5t、氨3-5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经氨碱法得到的废液为含有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11%的氯化钙溶液;步骤3)中的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8-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盐井一还可以为至少两个盐井串联而成;所述的井盐二、三还可以为至少两个井盐串联而成;流程为:盐井一--精制盐水--氨碱法装置--盐井二--盐井二采出卤水--盐钙联产--盐--联碱法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剩余部分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按氯化钙的质量比例计,6%-10%用于地下储存留在盐井二或盐井三内,30%-50%作为液体氯化钙产品,30%-50%经蒸发后生产氯化钙固体产品,0%-20%作为生产其它钙产品的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生产的氯化铵中2-5%补入到步骤1)中的氨碱法生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循环生产工艺还包括将碳酸钙装置、硫酸钙装置产生的卤水直接打入盐井二或盐井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钙联产装置为至少4效蒸发器串联组成的多效蒸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硝卤水是指脱除浓度为10g/L及以上的硫酸钠后得到的卤水。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氨碱-联碱循环生产工艺在开采井矿盐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44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