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标志面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5825.9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强 |
主分类号: | G09F13/16 | 分类号: | G09F13/16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张沈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志 机动车 三角 警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特别是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支撑装置和标志面。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道路交通标志是具有不同形状、字符、图形、颜色等的平面图案,道路交通标志用平面图案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用于管理交通设施。道路交通标志有禁令、指示、警告等类别,它可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的表达,同时还表达了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一切专用公路,具有法令的性质,车辆和行人都必须遵守。
道路交通标志可以张贴也可以制成独立的标志牌。道路交通标志牌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有平片形的道路交通标志。为在夜间也能保证对道路交通标志牌上标志内容的视认性,道路交通标志的面上复合有回归反光材料层(retro reflector)。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的规定,汽车应随车携带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也称为:故障车警告标志牌)。当机动车在公路上因故障不能行驶或需要停靠路边而停驻在公路的路边后,应当把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临时立在该机动车后一定距离的路面上,用以警示从后面驶来的其它机动车,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普通的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支撑装置有刚性材料的正三角形平框,正三角形平框的框面上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是红色宽边的正三角形。为了能把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稳定地立在路面上,正三角形平框连有支脚,
上述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是平片形,对于立在路面上的平片形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影响最大的是路面上的风,在风天或其它机动车从立着放在路面上的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旁驶过时,路面上不同方向的风和机动车行驶产生的涡旋风会吹倒立在路面上的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这会影响对后面驶来的其它机动车的警示,造成公路安全运行隐患。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ZL 2005 2 0036374.5中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该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支撑装置是用刚性杆制成的可折迭的正三棱锥形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个下边有侧边有轴向狭缝的圆筒,圆筒内有轴线与圆筒的轴线平行的扭簧,扭簧连有从轴向狭缝伸出的织物,织物上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
使用时,把支撑装置展开成为正三棱锥形支撑架,用手捏紧织物的外端,克服扭簧的弹力拉出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的织物,把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的织物外端挂在正三棱锥形支撑架和顶点上,把正三棱锥形支撑架放在路面上。用过后,摘下挂在正三棱锥形支撑架和顶点上的织物外端,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的织物因扭簧的弹性力卷回到圆筒内,把展开的正三棱锥形支撑架折叠在圆筒旁,装入筒形盒内。
该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支撑装置是正三棱锥形支撑架,放置较稳定,存储时收缩为一根棒状,适合机动车携带。
这种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正三棱锥形支撑架有四个面,四个面中只有一个面上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当路面上的风力较大时,仍然会被风吹倒,吹倒后影响使用,也难于避免公路安全运行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即使被风吹倒后,也不影响使用的多标志面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本发明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本发明的发明方案是采用雨伞的伞骨结构制成正四面体形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的支撑装置,在正四面体形支撑装置的四个面上安装有织物正三角形宽边框,在织物正三角形宽边框上复合有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或在正四面体形支撑装置的四个面上直接安装织物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在织物正三角形宽边框上可用复膜的方法或用涂漆的方法复合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
为实现上述发明方案,多标志面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上有平片形的标志,
支撑装置是正四面体形三幅杆伞骨,三幅杆伞骨有主伞杆,主伞杆的上端均布铰接有三根幅杆,主伞杆下段的侧面有径向销孔,主伞杆上套有滑套,滑套内有与上述径向销孔相配合的杠杆式径向弹性销,幅杆与滑套之间铰接有撑杆,
支撑装置上的平片形标志是在相邻幅杆之间的三个三角面和三根幅杆下端之间的三角面上的四个织物机动车用三角警告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强,未经刘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5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车组车底防冰除冰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自由度微型仿腕关节震颤运动仿真机器人